發新話題
打印

[2015-09-16] 又來貼眼睛保健資訊

[2015-09-16] 又來貼眼睛保健資訊

小心眼睛也會過勞死! @ 大家健康雜誌 :: 痞客邦 PIXNET
http://jtfhealth.pixnet.net/blog ... E%E6%AD%BB%EF%BC%81

  Apr 24 Wed 2013 08:46
   小心眼睛也會過勞死!
分享:      2012.01文/梁雲芳
近視族,別讓你的眼睛「過勞死」!
早期發現黃斑部病變,提早預防惡化,
才能避免視野扭曲變形讓人寸步難行!
  
根據新聞報導,因經濟不景氣,公司更重視員工表現。一位42歲的李姓電子工程師,近年來熬夜加班,壓力相當大,幾個多月前開始左眼視力模糊,起初不以為意,最近突然發覺左眼視力模糊加劇,看物體變得昏暗、變形,兩眼無法對焦,至眼科求診,經過儀器與醫師檢查,診斷為「中心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CSCR)」,俗稱「眼睛過勞死」,即是眼睛黃斑部病變。

許多年輕族群對黃斑部病變很陌生,甚至認為這是老年人才會得到的眼疾。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此病的初期症狀是視力糢糊、對比顏色敏感度變差,或看不清楚小東西,譬如不能按搖控器的按鍵,部分患者常以為是太疲勞、壓力大或近視加深引起,特別是有高度近視的人,黃斑部功能早已退化卻不自知,等到中央視力突然出現扭曲或黑影幢幢緊急治療時,才知道是黃斑部病變。

延誤治療,八成病患恐達失明標準

「年輕族群因高度近視引起的黃斑部病變,看似與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類似,但兩者有很大的差異,治療方式也不同,多半只能防止惡化,很難再回復以往的視力品質。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醫師黃奕修表示,「黃斑部病變特性是,眼睛為了挽救視力老化而出現增生機制,新增血管絕對不是一件正確的事,代表眼睛的機制被破壞了。」
目前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若未能在2年內積極治療,常會演變成新生血管濕性黃斑部病變,眼睛會出血、水腫,八到九成病患的視力會惡化到0.1以下,達到法定失明標準。估計台灣每年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達4萬人,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成為長者的頭號致盲殺手。即使是年輕族群的黃斑部病變若不重視,延遲就醫,一樣會有失明可能。

黃斑部病變不易治療,預防最重要
治療黃斑部病變並無特效藥,以往用雷射和光動力療法治療,效果有限,只能維持,無法有效改善視力。近年來已研發眼內注射標靶藥物,目前有兩種,一種是Lucentis,另一種是Avastin,都是蛋白質生物劑質,作用為抑制新生血管增長,前者是目前唯一認可的藥物,可以直接注射到眼睛,價格為5萬元,健保給付3次,之後則由患者自付;後者只適合靜脈注射,並非正規治療藥物,但價格便宜,約8千元。
根據臨床研究,90%以上濕性黃斑部患者可維持原狀2年、78%以上視力進步、42%以上擁有駕駛視力。標靶藥物的價格並不便宜,而且每個月一定要到醫院打針,是很漫長的治療,黃奕修醫師特別呼籲:「黃斑部病變不易治療,預防更為重要」。
更多完整內容,請見大家健康雜誌101年1月號

TOP

希望朋友們大家都能多注意保護好自己及家人的眼睛健康,眼睛要壞掉有時真的是好快的,不能救的情況現代醫學也還是有不少

TOP

不是老人專利!40歲就要提防「老花眼」 @ 大家健康雜誌 :: 痞客邦 PIXNET
http://jtfhealth.pixnet.net/blog ... 1%E7%9C%BC%E3%80%8D

  May 06 Wed 2015 17:29
   不是老人專利!40歲就要提防「老花眼」
分享:      
大家健康雜誌2015.05文/陳軒凡

老了,才會得老花眼?錯!
視力正常的人,平均到了40歲後,
就會因水晶體與睫狀肌調節功能老化,出現老花眼症狀。
別以為年紀輕,就無節制地使用3C產品,
以免老花眼更早報到!
「視茫茫,髮蒼蒼」,一直被視為人類老化的指標,但現代人善於保養,就算40、50歲,很多人從外表還是看不出來。不過,現代人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不離身,過度用眼的結果,卻讓「老花眼」提早上身,儘管膚質、體態維持得很好,但「老花眼」不經意就洩漏了年齡的祕密……
   
一般民眾約從40歲開始
會有100度的老花度數

多數人以為,老花眼是50、60歲以上長者的專利,但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提到,視力正常的人,平均到了40歲後,就會開始因水晶體與睫狀肌調節功能老化,出現老花眼症狀。一般民眾約從40歲開始,會有100度的老花度數,每年平均增加10度,50歲時約有200度老花,60歲時約300度,但60歲後老花程度就會逐漸趨緩,老花度數不太會再加深。
不過,隨著科技發展,現代人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不少民眾從小開始,眼睛就常盯著手機、電腦與電視螢幕看。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陳彥廷表示,眼科醫師判斷老花發作年齡,通常以40歲作為基準,但近5年來,3C產品使用率提高,低於40歲的老花眼患者,平均增加兩至三成,不少人在35至40歲間,就已出現老花眼症狀。
「就連15歲的國中生,也得老花眼!」陳瑩山醫師表示,他在2個多月前,曾收治一名15歲國三男生,他從5歲開始打電動、看電視,近幾年又迷上玩手機與平板電腦,最後因視線模糊,眼睛痠麻脹痛就醫。檢查後發現,該名男同學眼球睫狀肌完全無力,其睫狀肌的調節力,形同40歲的人,是他目前遇過最年輕的老花眼確診患者。

突然遠望視線變模糊
當心是初期老花徵兆
老花眼在醫學上被稱為「視敏度功能衰退症」,陳彥廷醫師表示,最初期的老花眼症狀,眼睛看遠、看近都算清楚,但遠近切換的調節速度會變慢,例如:看近處(或看遠)一段時間後,眼球迅速變化焦距而遠望(或看近),會突然覺得模糊,得多眨眼幾次,視線才會清楚,一旦有上述症狀,就要警覺有老花眼跡象。
眼球看遠看近的調節速度變慢,是老花眼最初期的典型症狀,但一般人常誤認為是用眼過度導致疲勞,不會放在心上。陳彥廷醫師觀察,多數患者意識到「可能老花了」,多半是眼睛看細小東西時,太近看不清楚,要拉遠距離,視線才會清晰。他舉例:過去曾遇過老花眼患者主述,手指被竹筷細微的細屑刺傷,想拔出皮膚裡的竹刺,但手指拿近看不清楚,得把手指放遠,才能順利拔刺。
陳瑩山醫師表示,「看近距離的東西不清楚」是老花眼最明顯的診斷指標,當看近越來越不清楚,同時出現眼睛痠麻脹痛的不適症狀,老花眼的機率就很高了。他強調,人體眼球睫狀肌的收縮力,從15歲後就會慢慢變差,若平時無節制使用3C產品,導致用眼過度,或是超過800度的高度近視患者,以及水晶體混濁的白內障患者等,老花都容易提早報到。

近視者較慢察覺老花
確診時間會延後
陳彥廷醫師表示,老花眼的確診,除了從發作的年齡判斷患者眼球的睫狀肌與水晶體的調節能力,原始度數也是評估關鍵之一。原本就有近視問題的患者,對老花眼症狀感受不明顯,通常確診時間會較晚;而視力正常或有遠視困擾的人,一旦出現老花症狀,其近距離視線模糊的感受會很明顯,進而產生警覺,提早就醫。
陳彥廷醫師指出,他遇過最年輕的老花眼個案,是一名沒有近視困擾的33歲男性,因從事電腦文書工作,每天上班看電腦,下班換玩手機、平板電腦,眼睛「一個螢幕換過一個螢幕」,某天突然覺得視線變模糊而就醫,才發覺老花已悄悄上身。

睫狀肌、水晶體失調
導致老花眼
年輕人的水晶體柔軟且富有彈性,加上睫狀肌的肌肉調節能力佳,眼睛看遠或看近都能迅速調節成像,視線隨時保持清晰,但隨著生理自然老化,或眼睛過度使用,當近距離用眼感到吃力、模糊時,通常就是「老花眼」了。

陳彥廷醫師以照相機來比喻人體的眼球結構,他表示,人體的眼睛結構中有睫狀肌與水晶體,睫狀肌收縮,可增加水晶體厚度,這樣看近物會很清楚;但如果睫狀肌的收縮能力失調,就可能眼睛看遠清楚,但看近卻模糊,出現老花症狀。
陳瑩山醫師進一步解釋,老花眼的問題,最主要是睫狀肌調節機制失衡。看遠時睫狀肌放鬆,可把影像輕鬆、清晰地投射在視網膜上;但當看中距離或近距離時,睫狀肌必須出力,來影響水晶體厚度,若睫狀肌收縮、調節力不佳,就不容易在看近時正確出力,所見影像就會模糊。
除了睫狀肌收縮、調節力不佳,陳彥廷醫師指出,形成老花眼的第二個原因,是水晶體彈性下降,無法跟著睫狀肌調節一起變化,兩個因素相互影響,都可能導致老花眼。

感謝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陳彥廷審稿

TOP

眼睛常疲勞、酸澀? @ 大家健康雜誌 :: 痞客邦 PIXNET
http://jtfhealth.pixnet.net/blog ... 8%E6%BE%80%EF%BC%9F

  Mar 21 Fri 2014 08:45
   眼睛常疲勞、酸澀?
分享:      採訪整理/梁雲芳

你常盯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電視螢幕,平均一天用眼時間超過10小時,眼睛不時感到疲勞、酸澀嗎?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等3C產品已成為現代人必備用品,大多數人使用這類產品時,常是近距離、長時間使用,或是在晃動的交通工具上、躺在沙發或床上盯著螢幕一直看,由於看的太近又過於專注,導致眨眼次數減少,久而久之,眼睛容易乾燥、疲勞、紅腫,甚至會使威脅視力的眼疾年齡降低,出現視野變暗、模糊、缺損、扭曲變形等現象。

視力退化
不再是老年人專利

臺灣素有近視王國之稱,盛行的族群為16~18歲,約有84%近視,近年來更是逐年下降。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調查,國小一年級近視盛行率由1986年的3%,增加到2010年的21.5%,24年來,近視比率已上升7倍,以往近視形成與看電視、閱讀有關,現在則跟近距離使用電腦、智慧型手機有關,因此呼籲家長不要讓孩子太早接觸近距離的耗費眼力行為,避免過早損傷視力。

這些小時候不注意造成的高度近視,加上日後習慣近距離用眼,讓許多老年眼疾不再是老年人專利,開始出現在青壯年身上,一旦視力受損,就難以回復,術後照護及治療也將成為每日例行公事。想保持雙眸明亮健康,從30歲起就要提防以下眼疾。

威脅1
導致視野變形扭曲的黃斑部病變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隨著網路及科技發達,民眾使用電腦、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的時間不斷拉長,用眼不當及缺乏休息的關係,使原本是老年人失明主因的黃斑部病變,出現在30、40歲的年輕人身上,眼科門診出現這種「眼睛過勞死」的案例屢見不鮮,通常是高度近視族群、電腦工程師、電玩達人等目不轉睛盯著電腦螢幕的結果。

黃斑部是視網膜的中央部分,由於為感光細胞聚集之處,掌管視覺的敏感度及清晰度,若非過度用眼,隨著年紀增長、黃斑部長期受光線照射,也會發生病變。根據統計,50歲的發病率約在5%,年齡愈大,發病率愈高,90歲的病變機率已上升至50%。

威脅2
讓視野渾沌模糊的白內障

白內障原本好發於55歲以上,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眼疾,但近年來眼科門診中,白內障患者的年齡已經下降到30、40歲,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醫師黃奕修指出,白內障與近視有很大的關聯性,而近視又與長時間近距離使用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相關,目前已有相關研究證實二者之間有正相關。每個月來看診的白內障患者,至少會有1〜2名的年輕患者是要進行超音波乳化及植入人工水晶體手術。

白內障形成原因與眼球中的水晶體混濁、阻擋光線透過有關。水晶體位於眼球虹膜與玻璃體之間,當光線通過角膜後,會經水晶體的折射,再將影像清晰呈現在視網膜上,與傳統照相機的鏡頭會使光線聚焦在底片的情形一樣。原本水晶體是清澈透明,但隨著年齡增長,水晶體累積陽光照射的痕跡愈長,正如同走過必留下痕跡一般,逐漸形成混濁狀況,視覺愈來愈模糊,醫界甚至會以「熟了」或「沒熟」做為要不要開白內障手術的術語,前者是指可以開刀,後者是指還不用開刀。

威脅3
全球致盲率第一的青光眼

高度近視是青光眼的好發族群,高度近視又近距離用眼者,稍一不慎,青光眼就會來報到。青光眼是全球不可逆致盲率第一名的眼疾,更令人頭痛的是,發病初期症狀不明顯,病人通常無從察覺,所以又稱「無聲視力殺手」,呂大文醫師呼籲,當發現靠近鼻翼附近的視野不夠清楚時,或有眼壓升高情形,就需赴醫院檢查,以利早期治療。

威脅4
讓人看來更老的老花眼

近年來眼科門診統計發現,原本是40~45歲才會出現的老花眼,已有下降到35歲的趨勢,呂大文醫師說明,目前門診最常見的老花年齡約在37歲,提早的原因不外乎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看東西,或是過度遠、近距離使用眼力,導致眼睛調節能力下降,導致視力未老先衰。

相較於延誤治療會導致失明的黃斑部病變、白內障及青光眼,老花眼對視力的危害沒那麼難以挽救,但有老花眼者,看遠的物體很清楚,近距離的看書、寫字倍感模糊,需戴上老花眼鏡才能改善,也會造成諸多生活不便。

每年1次20分鐘眼睛健檢
讓視力更有保障

在與大自然搏鬥的階段,眼睛的本能是以看遠為主,但在都市化形成以後,近距離看事物的機會早已大過眺望遠方,長時間用眼的結果,不僅使眼睛周圍肌肉僵硬、血液循環變差、睫狀肌調焦能力變弱,還會有泛紅、出現血絲、頭痛等症狀。

以往過度用眼常是因為電視看太長、電動玩具打太久、讀書讀太久,如今更增加了盯著電腦螢幕工作、瞪著手機小螢幕搜尋資料等,長時間用眼的情形,連眼科醫師都要投入健康叮嚀的行列,提醒大家別讓眼睛累出病來。

眼睛是靈魂之窗,請隨時自我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影響視力障礙的危險因子,並及早為眼睛健康把關。呂大文醫師建議40歲以上的人,要將每年的生日定為視力健康檢查日,檢查項目包括視力、眼壓及眼底視神經,每年只要撥出15~20分鐘做視力檢查,眼睛健康將更有保障。(本文摘自《解救身體小毛病:上班族必備的健康小百科》,本書完全針對上班族最常遭遇的小毛病困擾,一一深入解析,快速解決身體小毛病的疑惑!簡文仁、陳煌銘、李成家、謝孟雄職場專家及楊素卿、陳濘宏、蘇千田、李龍騰專業醫師人員,誠摯推薦本書。)

感謝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黃奕修審稿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