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2009-05-20] [車票]影評

[2009-05-20] [車票]影評

(1) 《车票》母亲节玩煽情 长沙观众反应毁誉参半

http://ent.rednet.cn/c/2009/05/10/1758401.htm

  红网5月10日讯(记者 朱青)作为母亲节的特别礼物,5月10日上午,红网联合潇湘电影频道、中影今典放电影院特别号召网友携母亲一同抢看张之亮亲情大片《车票》。相比感人的剧情,观影现场浓浓的亲情也令人感动。【观影团影评】
  
  剧情:母爱伟大令人心碎
  
  感人指数被称堪比当年的《妈妈再爱我一次》,早前凭《墨攻》声名大噪的张之亮在《车票》打的亲情牌更为抢眼。剧情中,寻找亲人的女记者(左小青)、坚持生下存活希望极微胎儿的夫妇以及带着自闭症儿子的父亲(范伟)三条故事线穿梭其中。
  
  其中,“湘妹子”左小青的“寻亲路”成为主线,从小被遗弃的她与教堂里的嬷嬷(叶童饰)相依为命,而在嬷嬷去世时得知当年遗弃自己的父母曾留下两张车票,从而开始挣扎的寻亲历程。当最终找到亲生父母时,却遗憾发现对方已经双双离开人世,家境贫困的亲生母亲遗物只有衣物和一大包车票——原来母亲在生前的每年都会不顾千里地以义工名义探望女儿,这些车票也就成为人生的继续和悔意。影片中,张之亮特意将这位生母的形象处理成一团阴影,但因为家境贫寒被迫抛弃女儿,一生都在暗地里默默陪护的母爱足以令人哽咽。影片中三种角度对亲情的描述无疑让人倍感可怜天下父母心。
  
  观众反应:毁誉参半
  
  在母亲节时看《车票》这样一场颇具催泪效果的影片,不少观影团成员和同行的家人都红了眼球。尤其是当左小青找到已经过世的亲生母亲,并联想起二十多年来母亲一直在暗地里的陪护时,不少观影团成员都落下泪来。“母亲的爱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就一直陪护着我们,左小青演得这个女记者有两段母爱,一段是嬷嬷无私的培养和照顾,一段是亲生母亲在暗地里的陪护,后者更让我感动,因为生活和家庭暴力,她不得不遗弃女儿,但二十几年如一日的在暗地里陪护,这对于一个一贫如洗的女人来说有多难?”今年才做了母亲的王小姐相当感触地表示。
  
  对于《车票》的赞赏不少,也有观影团成员认为该片虽然号称亲情大戏,但在煽情指数上把握得显然不如当年《妈妈再爱我一次》。看完影片的卢小姐就表示:“这个影片三段亲情故事都讲得并不深刻,尤其是左小青寻亲的这一段对于她与母亲的交流很少,相反我记得更深刻的是影片中大段大段的云南风景,如果说温情,这更像一部风景片。”

[稿源:红网]
[作者:朱青]
[编辑:李艳华]

[ 本帖最後由 茉莉 於 2009-5-30 13:40 編輯 ]

TOP

(2) 《车票》:刘思彤的决择让人心疼

2009年05月15日 14:25:20   三联生活周刊 http://ent.cqnews.net/ylove/200905/t20090515_3282839.htm

  《车票》,一部特充满温情的母爱电影,看过之后,你不得不被那种质朴感人的母爱所打动。影片改编自台湾著名作家李家同同名短篇故事,是导演张之亮继《笼民》、《流星语》后,再一次呼唤观众对生命的价值,父母对子女的爱。

  该片集合了范伟,吴奇隆,左小清,刘思彤,钱小豪,叶童等两岸三地众多知名演员加盟,与之前内地火爆的《墨攻》比,《车票》更容易打动人心,有些画面还真的像很多年前看过的《妈妈再爱我一次》,说真的,看过之后就是这样的感觉。尤其是扮演了年轻怀孕妈妈的刘思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思彤把复杂内心的怀孕妈妈吴静演驿的活灵活现,表现可圈可点,让人看后感觉非常吃惊,感觉这位妈妈特别“可狠”,又同样让人觉得特别伟大,在爱狠交织的过程中,不免对刘思彤的表演大加赞赏,的确,刘思彤可谓是内地颇具实力的女明星,很有潜力。

  刘思彤在《车票》中饰演年轻的怀孕妈妈吴静,因为爱,他执意要把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生下来,而这样的婴儿几乎是没有生存机会的,但是,婴儿毕竟是个生命,所以吴静在这个时候没有考虑什么,就是要决定生下这个孩子。但事实中,如果从我们现实中来考虑,先天缺陷的婴儿是不可以这样做的。但是,这位母亲却拒绝打掉,以致于最终看着孩子一步步地被病魔吞噬掉生命,我想,在这个时刻,很多人都为这样的母爱而心疼的掉泪。



  不要去判断故事本身的对与错,也不考虑事件的真与伪,毕竟这只是一个角色,而从表演的角度去衡量,我想,刘思彤做到了,把一位年轻母亲的痛苦和挣扎演驿的淋漓尽致,而这也与刘思彤之前的很多角色相差距大,以往泼辣彪悍的戏路现如今却成为了带给我们无限感动温情连连的母爱,着实让人担心了一把,但是,在痛苦与坚强的决择,生命与死亡的反差之后,我们所看到的刘思彤,做到了最美丽的蜕变,可以看出是内地比较有潜力的荧屏女星。

  电影《车票》是刘思彤与张之亮导演的二度合作,同样也得到了张之亮导演的认可和肯定。这样一个话题性强的角色,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观众口碑,我想都会让你感觉到刘思彤饰演的年轻母亲的角色,无疑是该片最大的亮点。而在这个角色的诠释上,刘思彤更令人心疼。这一点,绝对没有令人失望。

-----------------------------------------


不知道思彤這一段的戲份有多少, 不過我相信應該詮釋的不錯, 值得期待.

TOP

:

TOP

《车票》:诗意的苦情

From http://ent.sina.com.cn/r/m/2009-05-22/12282532984.shtml  2009年05月22日12:28  精品购物指南

  改编自台湾著名作家李家同同名短篇故事的《车票》,是导演张之亮继《笼民》《流星语》《墨攻》后的最新作品。

  曾雨桐 (左小青饰) 自少便被母亲遗弃于修道院,被修女曾嬷嬷 (叶童饰) 养育成人。多年后,对生母憎恨之极的雨桐,意外地收到嬷嬷交给的一张过期车票,在好友志轩 (吴奇隆饰) 的鼓励下,毅然踏上寻根之路。

  影片打出了“二十年前看《妈妈再爱我一次》,二十年后看《车票》”的广告语。记者在观影现场的确听到了来自黑暗中断断续续的抽泣,但是对于在这二十年间看多了苦情戏的高沸点观众来说,亲情牌这招催泪弹是否依然好用?

  其实,何必非要和《妈妈再爱我一次》比较,就算像,又怎样?观众哭了,导演就能笑吗?不妨把《车票》当成一个讲述母女遥远关系的温情小品来看,虽然剧情设置并不新奇,但影片的节奏感和对细节的描摹的确很有韵味。有一场戏是雨桐回忆嬷嬷生前对自己的照顾,镜头中,大眼睛的幼女在年夜辗转无眠,第二天清晨她用尺子和铅笔在门框上测量身高,并郑重其事地写下岁数。多年后雨桐回到嬷嬷故居,看到门框上一排铅笔标注,顿时无语。这些成长的足迹,将孤女寂寞却不哀伤的少年展现无遗。

  总之,比起张导的转型之作《墨攻》,《车票》文艺得很,也有味道得很。

  网友萤火虫:故事片拿风光和民俗说事难免陷于猎奇的窠臼,这点《车票》控制得很好,在风光抓人的段落, 没有猎奇之嫌疑,画面、音乐、故事,结合得相当诚恳诗意,既无自言自语的书呆子气,也没故作姿态的精英视角。

---------------------------


評價很正面嘛, 期待值升高。不要拿舊片來相比很符合我想要說的。。。嘿嘿

TOP

帮忙转影评:
也有毛贴在百度的~~~
===================
《车票》-诚意超过成绩?(2009-05-08 10:24:16)


  
标签:《车票》电影 张之亮 吴奇隆 左小青 午马 范伟 娱乐  

 

 亲爱的你好吗 不知不觉地三年没回家 宁静的生活如常吗 请小心身体别太忙
 亲爱的听我话 冰箱里的菜太久别吃了 晚上外出时多穿呀 想念我就给我电话
 妈妈呀你知道吗 现在的生活过得还算好 交的朋友很可靠 说的尽是真心话 请不用为我太牵挂
 妈妈呀你知道吗 离家的小孩心情很复杂 为了争气往上爬 累了又想躲回家 多希望永远长不大
 重回昨日的怀抱 做回你的小娃娃 我最亲爱的妈妈

 这是我的偶像刘德华在看到《车票》这个小说时,写下的一首歌《亲爱的妈妈》,平淡但很真实的描述了妈**亲情,也是我最早听到的关于《车票》这个名词。

 带着万分的期待观看了张之亮导演根据《车票》改编的同名电影。虽然在香港影坛素有“武徐文张”的说法,但是知道张之亮这个名字还是在2006年的《墨攻》。所以,这部回归温情的作品,反而更加的令人期待。

有人说过“张之亮的作品一直很有诚意,但是往往诚意超过成绩,这一部尤其显著,好在确有感人之处。”

 当我真正体会到温情直至“催人泪下”的时候,影片结束了,温情显得过于匆匆,于是不得不回过头来想想电影开始冗长略显平淡的叙事,叙事是为了故事的开展,但是开展的太多了,占用了大部分的胶片和时间,后面的重头就失去了分量。


 左小青饰演的雨桐,本应该是感情最为饱满和丰富的一个,因为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个人而来,可是,这个外表坚强,内心柔弱的女孩子,被左小青诠释得太过坚强而感动不足了。

 但是,看了这部电影,我仍旧会哭,仍旧被狠狠的感动了一把,因为剧本本身就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有亲情,有母爱。

 关于母爱,似乎有影像的记录太多太多,但是每次的诠释与演绎都不显得多余。就像《左右》那种N年前特别流行的老的题材,依然可以重新拿起来,感动观众,获得大奖。

 因为母爱本身就有她深深的内涵在,可以复制,但没有重复。于是,剧中的从未露面的母亲成为了全剧的焦点。当这个爱,被一个朦胧的影子笼罩的时候,爱的存在,更加的深刻。

 串联这些记忆的只有一个小小的车票,关于时间的提示。

 抛开影片本身,这真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于是,也体会到了,大家所说的“诚意超过成绩”。可是,如果成绩单单指的是票房而言,这部电影反而成绩会超过诚意,单从吴奇隆,叶童,午马这些重量级的演员来说,就足以吸引大部分的影迷走进电影院,又加上适逢母亲节,这个刻画“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亲情故事,必然也会带动大家观看的欲望。

 如此而来,影片想着重刻画的亲情,反而显得诚意不足了。


 

 PS: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不会把有缺陷的孩子生下来,对他(她)而言,也是一种伤害

TOP

奇隆<<车票>>首映(2009-05-07 21:35:28)


标签:电影 车票 吴奇隆 娱乐  

电影<<车票>>

今天电影<<车票>>首映在东方广场影城,主演:吴奇隆,左小青,导演:张之亮,主持人:经纬亮相与东方影城,吴奇隆身穿白色衬衫显得很轻松,感觉很帅气还和我打招呼呐,我要晕死,呵呵玩笑话!但左小青身穿黑色小礼服给人感觉很承重,可能是和吴奇隆黑白搭配吧!他们两个在电影<<<车票>>里感情就有点朦胧,但是在电影<<车票>>里没有爱情戏,给人感觉有点失落,这正是导演:张之亮的独特之处吧!整体来说这部电影还算不错,如果要和之前的电影<<墨攻>>比可能就差些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cfd5940100cwja.html


5月7日 《车票》给我的感触(2009-05-08 21:58:58)


标签:杂谈  

我不会写影评也不想写只想透过《车票》写下自己对亲情的了解

吴奇隆,一个我喜欢和欣赏,尊敬了10多年的明星

喜欢他的样貌和声音 欣赏他为每部作品和歌曲做的努力

尊敬他永远只记得为别人而活的老大  

看见老大他给我的感觉非常年轻,比在荧屏上还年轻更帅气,感觉像个大学生。有点羞涩.穿着也很简单,为人很低调。感觉像邻家的大哥哥

我喜欢老大10多年,也从未见过老大。今天是第一次我想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我很排斥关于母爱的电视剧和电影因为那些我从未得到过,如果不是因为想看自己心中的偶像,可以说我觉得不会去看<车票》的

母亲对於我来说非常遥远,在我的记忆里她从未出现

从邻居和亲戚的口中,我知道她就住在一个距离我很近的城市

所以小时候我总是在幻想有天她会来找我,所以20多年来我从未离开过那个我出生的城市和属于她和我父亲的家。有人说我和她长的十分相似,经常我总在想哪天她真的回来了是否马上就能认出我来.我真的见到她第一句话该说什么呢。可是我总是在自己创造的希望中失望和绝望。有时候我真的在想是否她真的已经忘记了我的存在

看完《车票》我有总感触或许我真的要去寻找她,尽管她在我的童年为给我留下记忆,但是我的生命是由她来赋予的。我也不想像《车票》中的女主角一样找到的确是天人远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8f04bf0100d9te.html  



<车票>!!!(2009-05-08 16:03:00)


标签:车票 吴奇隆 左小青 张之亮 娱乐  

<车票>这部电影终于在我苦苦地等待之中上映拉!一直期待这部影片,一方面是因为有奇隆,另一方面是因为影片的题材和母亲有关.我想这也为什么放到母亲节上映的原因吧.

说实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繁忙的生活之中充满了浓浓的商业气息.像电影,翻拍得越来越多.是好还是坏呢?前辈们都说现在的电影已经没有以前的那种味道,可是人的思想与品位是会变的.所以即使是翻拍,也照样卖座.更或者,看一场电影就只是为了看偶像的精彩表演而已.

所以,从这一点我欣赏张之亮导演.

<车票>讲述了一个叫曾雨桐 (左小青饰)的女孩自少便被母亲遗弃于修道院,后被修女曾嬷嬷 (叶童饰) 养育成人。多年后,对母亲极之憎恨的雨桐,意外地收到嬷嬷交给的一张过期车票,在好友志轩 (吴奇隆饰) 的鼓励下,毅然踏上寻亲之路,解开当日母亲抛弃自己的真相。

相信,当我看完影片后会更懂我的母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6361c0100cv59.html

TOP

吴奇隆《车票》首映会有感(2009-05-08 14:18:47)


标签:吴奇隆 车票 小虎队 娱乐  

昨晚去西单首都电影院看了《车票》电影首映以及吴奇隆影迷见面会,虽然见面会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但总算了却了我多年的一桩心愿。一周前在贴吧上知道有见面会的信息,曾经犹豫要不要去看,因为觉得我似乎已经过了疯狂追星的年纪。但后来想,喜欢的事情,起码去尝试一下吧。


幸好能找到同桌陪我一起去看,我们不明智地倒了三次地铁,总算于18:25赶到西单大悦城门口。看到一群女孩子聚在一起,走过去一问果然在发电影票。哈哈,找到组织了。取完票,我们就先去放映厅了。厅不大,组织者买的全是前三排的票,我坐在第二排边角处,觉得舞台真是近在咫尺啊。
快到7点10分吧,主创人员终于来了。首先进场的是张之亮导演,然后就看到了吴奇隆和左小青。来参加见面会之前我有些担心见到吴奇隆会不会失望,因为明星们在荧幕上光彩照人,现实生活中不知又是什么样的形象。还好,吴奇隆和以前在电视上见到的没有什么变化,很帅很和蔼,三个人中他也是最活跃的一个。“帮”张导演吃爆米花,给FANS递话筒,不过大部分时候在认真听着张导的发言。


7点15分,他们便匆匆离开了,吴奇隆给大家挥手告别。后悔的是我只顾着照相了,一直看着相机,吴奇隆的发言与表现我反而都忘记了。相片照的效果也不怎么好,都模糊了,早知如此,就应该只拍一两张照片,好好看他就是了。吴奇隆走后,他的经纪人给大家分发有主创人员签名的电影海报,我有幸得到一张。然后开始看电影,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车票》。


回想起来,从小学的时候喜欢吴奇隆到现在,应该有十几年了,他是我的第一任偶像啊。第一次知道吴奇隆是和家属院的小孩一起看《小侠龙旋风》,一下就被里面那个倔强又帅气的余自敏吸引,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知道了吴奇隆,知道了小虎队,并且疯狂地迷上了他们。吴奇隆的每部影视作品我都要看,小虎队的每首歌我都会听好多遍。以前从不知“偶像”为何物,从那以后却加入了追星族的行列。当我开始喜欢他们的时候,小虎队就已经解散,后来吴奇隆也去服兵役从而没有什么新消息,这对我这个FANS而言真有些残忍,只能在故纸堆里寻寻觅觅了。
小学的时候,还没有网络,追个明星好难啊!我会到文具店里淘吴奇隆和小虎队的照片,在厚厚的一沓照片中一张张找,每淘到一张翻拍照片都如获至宝;我会在书摊上买《时代影视》之类的杂志,买回家偷偷看,不敢让妈妈知道,却总是忍不住跟妈妈说吴奇隆的各种新闻;我会走遍市里所有的音像店,希望能找到小虎队和吴奇隆的磁带;我会执着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只为吴奇隆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我会和好朋友对着电视里小虎队的MTV又唱又跳,反反复复模仿《爱》中的手势。后来有网络了,便和好朋友一起到网吧去搜索吴奇隆的照片。当时是怀着及其兴奋的心情去的,谁知网速太慢,等了20多分钟才出来半张,只得作罢。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不但没有因为怕影响我的学习而扼杀这份执着,反而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与分享,让我在长大成人之后,拥有一份温馨的回忆。记得我忐忑不安地跟妈妈说,我想买一盘吴奇隆的专辑,没想到妈妈一口答应——于是有了我的第一盘流行歌曲磁带。记得妈妈去外地出差,给我带回来的礼物是小虎队的《庸人自扰》专辑。记得看的第一部吴奇隆主演的电影,是爸爸带我到电影院去看《梁祝》。最疯狂的时候,我几乎句句不离小虎队,爸爸妈妈是我忠实的听众。今天给妈妈打电话,说我昨天去看吴奇隆的影迷见面会了,妈妈说“好呀,了却你的一份心愿,妈妈支持。”


长大以后,求学、奋斗充斥着我的生活,人也越来越挑剔,越来越理性。阳光、真挚的小虎队已成为记忆中的珍藏,我对吴奇隆的关注也逐渐减少。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浮躁的年纪,我不会再因为一个明星就去看整部影片,也不会因为一个明星就喜欢一部影片。我看各种电影、美剧、韩剧、日本动漫,但再也没有什么让我如此长时间的迷恋。一切信息都可以在网上轻易得到,但是却没有了小时候发现宝藏般的惊喜与期待的幸福。  

再看吴奇隆,发现多年的历练已让他变得成熟与稳重,不再仅仅是我记忆中那个又帅又酷的霹雳虎了。看他最近几年的影视作品,听他最新的歌《注定》,欣喜地发现他的演技和歌艺都在进步,戏路拓宽,他在踏踏实实地做事情。恶补了几段他的专访,终于知道他一路走来背后的坚忍与艰辛。即使他不是明星,也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呢!


小的时候,如果知道十几年后的一天能够见到吴奇隆,不知会有多兴奋!也许就会安心等待,少了许多执念与纠结。小学与中学的时候,吴奇隆的歌声伴着我成长,如今大学已毕业,偶像的成熟,也激励我向前看,珍惜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


祝福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3e57700100d9dn.html

TOP

《车票》(2009-05-08 14:15:39)


  
标签:文化  

5月7日下午,百老汇新世纪影城。第一次参与Mtime时光网的观影活动,张之亮的《车票》。在影片结束后意外的见到了主创人员:张之亮,左小青,吴奇隆。前面两位是不太熟悉的,除了知道张导演的《墨攻》,而对于吴奇隆那是少年时代的偶像,小虎队的歌还有就是旋风小子,那个年代我们还幼稚懵懵懂懂,他们还很青春,如今第一次见到真人确实成熟了许多,依然不变的是那笑容。

看电影之前很少去看剧情介绍和一些宣传,喜欢随性地走进电影,总会有一些意外的惊喜。观影之前对于《车票》的了解仅在于是一部反映母爱题材的影片,无疑是对母亲节最好的献礼。我已经做好了感动的准备,等待着。

医院里,雨桐作为一名电视台记者准备采访一位待产的母亲。她不是一名普通的母亲,因为医生已查出未出生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存活的概率很小。雨桐所不能理解的是父母为什么不能考虑孩子以后的生活而坚持要生下来,这是不负责任的。其实是她内心里一直存在的疑惑,当年自己的父母把她抛弃在教堂门口,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是没有父母的。当那个母亲说“不管孩子出生后会怎样都会一起承担,不离不弃时”,我第一次感动,已然忘却了刚才手术台上不忍目睹的那些画面。那一刻我记起自己的母亲,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妈妈说,不管再苦再累只要孩子们有出息就满足了。
妈妈说,不羡慕别人家的楼房车子,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是幸福的。
妈妈说,还好我和你爸身体好,还能再拼上几年,到时候你们都出来了。
妈妈说,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做爸**一辈子都会牵挂。
妈妈说......
妈**那些唠叨和随口而出的话一句一句落下来,敲出心底温暖一片。
雨桐说,嬷嬷,您就是我的母亲。她是在逃避,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被人遗弃的孩子。她是在怨恨,怨恨在一出生就离开她的父母。20多年她一直是别人眼中的没有父母的“野孩子”。
小时候,最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在大年三十晚上放完鞭炮后可以回家吃年夜饭,那个时候是最孤单的时候,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家,渴望妈妈拉着我的手说,走回家吃饭。
这张纸上写着三对父母的信息,他们有可能就是生我的父母,熟悉又陌生。寻根,寻到又能怎样?弥补不了20多年父母之爱的空缺。可是,不甘心,他们为什么生了我又抛弃我?我要看看他们的样子。
是你,一直陪伴着我。是亲人,朋友,恋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以来你都在身边。“有时候朋友比恋人更重要。”这是导演在影迷见面会上说的,所以这部电影没有谈论爱情,母爱才是主题。
非常喜欢影片里的风景画面,干净,蓝蓝的天大朵大朵的白云,总有温暖的阳光。
原来她一直都在我身边,默默地看着我。这些车票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正是出生那年的车票才有了现在寻亲之路的线索。每年你都会翻越那座高山穿越那条河流,拿着两张车票来教堂做义工,事实上是为了看自己的女儿,看她生活的好不好。这里没有回程的车票,你是用脚走的,一走就是一个多月。你是舍不得孩子的,从你教给那些学生的歌,从你一直以来默默地眼神,那年过年的围巾,还有毕业典礼校园门外的徘徊。雨桐终于明白母亲一直在她身边,她和其他人一样拥有最伟大的母爱。母亲将她抱出山的艰辛,下决心将她放在门口的伤心,她都一一体会。这一幕,有泪。
他不是智障而是有些自闭。爸爸以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了,再也不离开你了。终于找到在地铁上丢失的儿子,父亲最幸福的笑容。鼻子一酸,第三次眼泪。
午马,当地的一个“导游”,活地图。是他让影片有了笑声。

一段寻亲之路,一个母亲生活之路,也是母爱之路。每一年的车票,20多年的艰辛,一个母亲所能做的她都做了,未曾见过她的容颜,只能看到她默默的身影,但却能感到无尽的母爱。每一个母亲都在尽最大的能力让孩子生活的幸福,孩子的人生就是她们的人生。

出了电影院,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只是想再听听她的声音,听她说说爸爸已经开始戒酒了,听她说说不听话的弟弟转学了,听她说说已经学会骑电动车了,听她说说搬的新家很满意......

后天,5月10日,母亲节。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早已如火如荼,其实,母亲想要的不是黄金首饰,不是高档化妆品,只要一个电话:妈,母亲节快乐。我很好,不用担心。
母亲们就心满意足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126cb0100cxe4.html


伟大的母爱(2009-05-09 18:57:17)  

标签:车票 母亲节 张之亮 左小青 吴奇隆 叶童 范伟 杂谈  

伟大的母爱
————《车票》观后感

前记: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温情感人的影片了,何况是在母亲节前夕看到这样的好片,足以让每个儿女涌出一种对母亲的久违的感动,足够在内心荡出层层涟漪:要好好报答自己的母亲,要多些时间去关心他们,去照顾他们...


PS:明天就是母亲节了,祝愿妈妈们健康平安!


导演:张之亮
领衔主演:左小青 吴奇隆 叶童 范伟 午马


故事简介:

准母亲吴静孕有一个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此症国内并无治疗成活的先例注。曾雨桐(左小青饰)被
派往采访吴静及其丈夫,目睹两人为应否将胎儿诞下作出决定的矛盾及坚持时,激起自己对过去的感叹。原来她在出生一个月时,被母亲遗弃于修道院门外,一直被修女曾嬷嬷(叶童饰)扶育成人。采访期间,雨桐接到好友志轩(吴奇隆饰)的电话,曾嬷嬷重病住院,时间无多。嬷嬷临终前将一个包裹及一张车票给予雨桐,希望她能对母亲的仇恨抛开,与她重聚。望着车票及嬷嬷的遗愿,令痛恨母亲的雨桐在爱恨间难以决断……


影片的前半部分虽然有写那位准母亲对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的不离不弃的感人场面,但是还是不足以完全打动我,从嬷嬷临终前告诉雨桐的那个故事时,我才觉得也许精彩就要到了。我很喜欢嬷嬷讲的那个故事:一对家里贫寒的父母趁着晚上将自己的孩子丢在很远的地方,但是那个聪明的孩子在离开家的一路用一颗一颗的白色的鹅卵石做记号,最后靠着这些记号自己成功的回到了家,父母看到回家的孩子之后再也不想失去。嬷嬷开导雨桐,她母亲留下的车票也许就是那些鹅卵石,帮忙找到回家的路。也正是因为嬷嬷的开导,雨桐决定靠留下的车票去寻找自己的父母。一路寻找父母的途中,也没有那么的让人感动,甚至后来可以确定的第二户人家就是雨桐的父母时,可惜父亲已经死了多年,母亲也刚刚去世一个月,故事发展到这里的时候几乎快到尾声了,才迎来了高潮。当雨桐打开母亲留下的遗物时,翻开其中一个纸袋,一张张车票纷纷飘落,雨桐和志轩开始震惊,影片也才开始用倒叙的方式回放一个个雨桐母亲守候雨桐的镜头,那些单程的车票,镜头里甚至没有露出面貌的母亲,那个用自己的方式守候女儿的母亲用她那独有的伟大的母爱征服了观众......
那个没有露出面目的母亲,其实就是天下所有母亲的代表,世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伟大和无私的。


后记:我百度了一下张之亮导演,之前曾执导《墨攻》,完全不能想象执导《墨攻》(古装战争片)怎么又能再导《车票》(情感温情片),我一直觉得每个导演应该都有自己的专长,所以不是每种题材都能处理好,但是结果表示好的导演是不论题材的。

TOP

车票》--剪不断的骨肉情

lisa 发布于:2009-05-11 16:12

没想到这次去看到吴奇隆,有些日子没见他了。




片子很文艺很不错,没有被拍烂了的爱情,或什么特效大场面。有的是浓浓亲情。以家庭伦

理为主题的片子近年很少,拍得好的更是少。这题材不火,佩服导演走冷门的眼光和勇气。这片

子注定不会大卖的,得奖也不容易,没有大的冲突,内容也不震撼。




导演水平不错,服装化装一般,取景很美。剧本也挺有新意,难得。演员表现都还行。女主

戏份多,感情戏内心戏都有很大表现空间,她完成任务了,但不出彩。浪费了导演给她的那么好

的机会,还是实力不足啊。男主就是个陪衬,没什么余地发挥。叶童出演修女,很慈祥啊。我以

前见过她,对她印象一般。导演演的妈妈倒是挺不错的。那矮小蹒跚的背影,疲惫踉跄的步伐,

大学门口偷偷张望的背影,默默无言中流露出来的母爱。不过这都不是她抛弃自己孩子的理由啊



剧情没有大的起伏,戏剧冲突也不多。节奏柔和缓慢。象只温柔的手牵引着观众慢慢走进哪

个深山,和主人公一起寻找多年前失落的根,冥冥中是剪不断的血缘带着他们走到谜的答案,一

切的起源。那穷困的家,酗酒打人的丈夫,无奈操劳的妈妈。被打跑了不知生死的儿子。这样的

事在农村等贫困地区很常见。故事原型是台湾,现在被改编到云南。为了让大陆观众更有共鸣,

更熟悉背景吧。




这电影真象一首平缓抒情的小夜曲,给浮躁急进的生活带来一阵温馨清凉的风。



伟大而苦涩的母爱故事

cafedelmar 发布于:2009-05-10 15:27

5月10日母亲节,《车票》一片讲述的正是一个母爱的故事。片中这位连正脸都没有露的母亲,没有文化,身边只有一个酒鬼丈夫和家徒四壁的家。为了避免女儿一辈子像自己一样过着这种毫无希望的日子,母亲仅凭一张教堂的宣传单,毅然决然的走出大山深处,将女儿放在教堂,希望她从此在这个吉祥安宁之地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幸福成长。由此可见一个贫穷无奈的母亲用心良苦。在嬷嬷的尽心培养下小雨桐如母亲所愿长大成人成才,在嬷嬷临终之际拿出两张车票 ,仅凭这唯一的线索雨桐踏上了迟到的寻亲之路,翻大山过怒江最终未能见上亲生母亲一面,只能从母亲珍藏的数十张车票当中,深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此片虽不失为一个感人的亲情片,但感到有一些失实之处,云南八大怪中有一怪-“汽车比火车跑的快”,我06年去云南时,从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均为汽车或飞机是没有火车的,电影中一张张现代版的机打火车票,有点不切实际,不如用长途汽车票更为妥帖。另一点就是片中的母亲过于神秘,有这个必要吗?



十分钟的情感迸放——《车票》(2009-05-08 19:22:05)
标签:电影 车票 张之亮 吴奇隆 左小青 杂谈 娱乐 分类:lightwing的影视评论  

在任何人的心中,最圣洁无私的应该都是母爱,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接受母亲节这一舶来的节日,为的就是那份埋藏心底的温馨能够得到释放,何况只需要回一趟家,带上一束花就足够了。


《车票》就是一出讲述母爱的电影,影片的背景设定在了充满了神秘感的滇藏交汇处的香格里拉地区,影像中充满了香格里拉独有的神秘美感,透过镜头,观众仿佛同样走进了这个神秘的世外桃源。和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一样,《车票》也选择了云南的美景作为镜头所承载的要素,但是不同于《千里走单骑》中选择的人文气息浓郁的丽江古城,香格里拉的风光中就是因为缺乏了那份人文气息,使得作品在这个方面要薄弱于《千里走单骑》。


影片整体叙事手法平实,观众在前面长长的一段时间中始终跟随着镜头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看着电影,而到了影片最后的段落,当一切事实呈现在眼前之后,所有之前铺垫的感情得到了一次性的迸发,而观众则深切的感受到了导演精心打造的慈母亲情。不可否认,两位主角时尚的造型有些同背景中的一切格格不入,而表演也相对生硬,情节的打造也同样编制痕迹严重,但这些并不妨碍最后那份强烈母爱的传递,而这时影片要告诉观众的主题也呈现在眼前:母爱随时都在身边。


影片中老戏骨午马的加盟抢戏不少,也给影片中相对沉闷的情节展开带来了些许的轻松气氛,算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段。范伟演出的两个段落感觉尽管和影片主题也能靠上,但始终还是带来一种多余的感受,估计也是因为投资方强烈要求的结果,还不如全部剪掉。


小小的两张车票,成为了承载亲情的载体,这个母亲节,带上自己的母亲,一起走进影院,去感受这份应该永久传递的亲情。然后,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你的身边是否时刻也沐浴着母爱的圣洁光环?


后记:很荣幸参加了影片主创见面会和点映活动,也因此得知了张之亮导演拍摄影片的初衷,尽管剧情来自人工创作,但母爱是永恒不朽的事实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影片中左小青的母亲始终没有流出面孔,在见面会上张导终于禁不起逼问坦白说那个角色其实是自己扮演的,或许扮演这个角色也正是导演想要拍摄影片的目的之一也不一定。




表演不足,情节感人--观《车票》有感(2009-05-09 12:12:57)


标签:娱乐 吴奇隆 车票 张之亮 左小青  





《车票》改编自台湾著名作家李家同的同名小说《车票》,小说其实很短,很平淡,讲述的是台湾一个在修道院被修女抚养大的一个男孩找妈**故事,最后发现,原来妈妈每年都来看望自己,曾经就在自己的身边。电影根据这个故事改编,是导演张之亮献礼母亲节的力作。

  影片中故事的背景改为在云南,这样给寻家的过程增添了很大的难度,也给观众展示了云南壮丽的山川景色:流云,远山,滚滚的怒江。但是自然条件恶劣、交通状况不好也给当地的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让我想到了“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

  故事结构安排前松后紧

  影片中寻母亲的孩子变成了女孩儿曾雨桐(左小青饰演),在朋友志轩(吴奇隆饰演)的帮助下,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影片前半部分个人觉得有点冗长,烦琐,让人心里产生不耐烦的感觉。直到真妈**出现,影片才真正进入了主题,一个为了女儿、牺牲自己的妈妈出现在观众视野里,也给影片前半部分妈妈为何抛弃女儿这个问题给了一个合理的答案。前半部分一直在铺垫,只是铺垫的有点太长了。

  影片中有两个广告情节有点搞,电动牙刷的出现,摆明了在做广告;还有后来“TOYOTA”的出现,还是自动锁车门的,如果要是贺岁片或喜剧片之类的,应该会弄得更搞一些吧。

  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

  吴奇隆饰演的角色很温情,扮演着“护花使者”的角色,一直在帮助左小青,给她以信心和希望,每次在她想要放弃的、想要逃避的时候给她鼓励和信心,个人认为角色的魅力超越了其本人;

  不喜欢左小青在剧中的表演,个人觉得有些做作,有些不自然。(但是对她单独溜滑索的勇气还是很佩服的)。 

  范伟虽然不是主角,但是他的表演还是很到位的,很自然;还有午马,真的是把一个“前卫”的小生意人形象展现在屏幕前,演的很好。


故事内容很感人

  不管怎样,影片的故事内容都很感人,影片主要安排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是在影片开头,讲述了一对夫妇在得知未出生的孩子得病的情况下还坚持把孩子生下来,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不离不弃;第二个就是范伟带着有自闭症的儿子,很辛苦,为了自己的儿子相亲也变成了很大的难题,但是他无怨无悔。

  第三个是影片的主题。曾雨桐根据两张过期的车票去寻找自己的妈妈,几经周折,找到了刚刚逝去的妈妈,妈**遗物中一叠车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来她每逢女儿的生日都要到修道院去看望,甚至在毕业典礼的时候还偷偷躲在远处观望。还有一张在修道院的合影,其中小女孩后面有一个被遮住脸的扎着蓝色头巾的人被认出就是她的妈妈,原来她一直抱怨的妈妈曾经就在自己的身边。

剧中妈妈千辛万苦把女儿送到修道院,然后有走路回家,还每年都去修道院做义工,为了在女儿生日的时候看她一眼,真的是很感人。

  后来见面会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只有背影,不露脸的“母亲”是导演亲自上阵饰演的。

  总之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祝天下的母亲都幸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af0900100cy54.html

TOP

《车票》:张之亮太温吞(2009-05-09 11:47:09)


标签:杂谈 分类:观影脚  

以奇情片(《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出道的张之亮,最擅长的是文艺片种。新作《车票》虽然沿着茶马古道一路拍下来,但张之亮无意搞成风光片,而是以寻找生母为叙事主线,歌颂亲情伟大。少了直击现实(《笼民》)的锐气,幸而保留(《飞越黄昏》)细腻温情的刻画,但《车票》整体显得很温吞:开篇医院救婴一场略显说教,结尾揭开生母之谜颇为老套,淡化男女主角(左小青与吴奇隆)的爱情线未免刻意。单就此片看来,张之亮功力尚在, 但太四平八稳,空有情意,不见新意。看完之后,恐怕还是滇藏古道的风光给人印象更深刻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72f33e0100d8zt.html  



=================================

这是一部温情的影片,这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在没看之前,很多评论是这么说的。

影片并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矛盾冲突,只是在讲故事,讲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我想导演并不想把影片制作成催泪弹,他想说的是爱并不是眼泪,并不是悲伤,而是美丽和快乐的,所以导演把这个故事铺陈于云南这个美丽的地方,并且穿插了范伟和午马来冲淡那份感伤。当我看到林先生夫妇无论如何都要给自己的孩子一份生存的机会时,林先生说:“幸福和健康不是必然的,就算疾病或者困难,我们都不会放弃孩子,不管将来怎么样,我们和他一起分担,哪怕是苦难。”这时我不由得流下眼泪,但随之丁丁吃了六奶奶的补药要留院观察,六奶奶问医生的话让我不由得又笑了起来。所以导演在寻母的艰辛路途中放入了午马,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我想是想告诉大家,爱是欢笑,母亲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让孩子感恩,让孩子报答,只是单纯的希望孩子能快乐幸福的成长,林先生夫妇会不放弃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有能力就算疾病也能让孩子幸福,这是一种形式的不离不弃,曾雨桐的母亲会不远万里的把孩子送入教堂,宁愿自己忍受思念之苦,只求为孩子找到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这也是一种形式的不离不弃。

影片是以一个有争议的论题开头的:为什么明知孩子是不健康的,还要决定把他生下来。这个问题把观众带入了对母爱的思考,和女主角是被父母抛弃的这一事实形成了对比,也成了后面寻母行为的诱因。影片中左小青的表演有点差强人意,对人物情感的冲击并没有把握好,表现的过于冷淡,更象个局外人。吴奇隆是个引路人,同时也对影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三句“再说吧”把影片带入了三段高潮,而且本身的故事,对父母的思念和雨桐对父母的怀恨形成对比,也把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城市精英形象表现出来了。很多人认为范伟那一条线很多余,我倒觉得还行,一方面表现了一种快乐的父爱,而且最后儿子的失而复得,更影射了雨桐对母亲在情感上的失而复得。母亲这一形象一直没有正面露脸,我想是导演并不想特指某个母亲,而是把她作为一个群体形象加以诠释的。

《车票》是一杯浓茶,一品可能会觉得没有味道,二品,三品,就会品出其中滋味,苦而后甘。一部值得反复细读的作品。

作者:落花




中国电影的这三十年来,完全打煽情牌并大获成功的电影,之前似乎就只有《妈妈再爱我一次》和《我的兄弟姐妹》。这一次,经历了大制作《墨攻》,重回文艺片的张之亮导演的《车票》上映时,《妈妈再爱我一次》被随之重提,作为几乎唯一一枚标签贴到这部明星不亮、投资不大的电影上,我是觉得担心的。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导演之一,如果单纯地制造煽情,而不顾及剧情的衔接和逻辑,不顾及电影美学的节制,恐怕只会沦为一名三流导演。要知道,前两部大热煽情片的导演——陈朱煌和俞钟,经过了暂时的辉煌过后,已经迅速被湮没于光影的一拨拨浪潮中了。
  
但是当我看到这部电影,旁观曾雨桐的寻亲之旅时,却并没有看到我所预想的煽情场面。电影的开头,女记者曾雨桐在医院采访了一起生产事件:父母被医生告知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存活几率极低,但父母仍执意将孩子生出。曾雨桐不解,为什么明知道一家人将要面对无尽的痛苦,还要去迎接。孩子母亲坚定地告诉她:因为母亲对孩子本就应该不离不弃。
  
这个看似与电影主干情节无关的开头,实际却是女主角曾雨桐接下来寻亲过程中所具有心理的一根引线。采访戏落幕后,电影通过雨桐和其领养者曾嬷嬷的共同回忆,揭开了雨桐的身世:在她一个多月大时,被母亲遗弃到了云南一座寺庙门外,从此就由曾嬷嬷抚养。曾嬷嬷去世前,给了曾雨桐两张车票,车票显示了当年母亲抱着雨桐从家乡到寺庙的路线,这是一条寻亲的线索,但曾雨桐一开始并不愿意展开这趟旅程,采访中的那位妈妈给了她很深的触动,甚至加深了她对亲生父母的仇恨:为什么他们做不到对自己的不离不弃。
  
到此,影片的铺垫终告完成,寻亲之旅开始了,或者说,一部风光片和公路片开始了。曾雨桐由青梅竹马的朋友志轩相陪,驱车驶在云南葱郁的乡野和蜿蜒的盘山路中。这一路上,雨桐不断地提起了自己心头的结,对可能即将面对的生身父母产生抵触。每一次,吴奇隆饰演的志轩都作为一个开导者的形象出现,当雨桐问见到父母后怎么办,志轩总是以一句“再说啦”回应,不给雨桐压力,以轻描淡写化解她心底里的重重锁链。后来,我们了解到,原来志轩也是一名孤儿,是相似的身世给了他们惺惺相惜的可能。
  

至此,电影和煽情仍是八竿子打不着,它的外缘是仿如世外桃源的云南山地风光,内核却是两个孤儿对童年的一次次深情回望。他们想起了一次偷玉米的经历,想起了一个稻草人,想起了大年夜被人披上的一条围巾。没有“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苦情,雨桐的童年大体上是正常的。他们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怀旧,他们面对的问题就只是“面对”本身而已。父母曾经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在失去了这么久之后,你还能不能去面对他们。这时,影片的第一个“煽情”场面出现了:雨桐执意只身抱着书包吊在绳索上通过山间的大江,就像当年母亲抱着她通过一样。通过体会当年母亲的感受,雨桐终于开始面对了。
  
于是他们继续寻根,母亲也终于找到了,不过只存在于一张照片中:一个月前,她去世了。这是多么老套的桥段,且看张之亮怎么翻新。他没有着力表现雨桐的痛苦,而是终于将叙事主角转移到母亲身上,通过对着遗物恍然大悟的回忆表现她对雨桐的另一种“不离不弃”:她曾以义工的名义,每年去寺庙看望雨桐;她曾徒步从寺庙走回隔了好几座山的家;她曾只身去北京,远远的看着雨桐的毕业典礼;她还曾在大年夜走近雨桐,给她披上一条新围巾。不过,这位母亲始终被方巾蒙着脸,面目模糊。这一段让我想起了《李米的猜想》,都是在结尾时才把镜头给予了一位牵动剧情的重要人物。我甚至觉得,模糊面孔的处理让《车票》的动人效果更甚于《李米的猜想》,这位母亲可以代表一批集体的母亲形象:包括因为某些苦衷而不能关爱孩子的母亲,因为方法不当而与孩子种下芥蒂的母亲,以及种种在孩子生命中缺失了母爱的母亲。有一句话叫,天下没有狠心的母亲,只有狠心的孩子。此时我们已不用去追索母亲当年究竟有何苦衷,母爱这时不存在于逻辑链中,而是作为一种事实,存在于张之亮节制的镜头里。

[ 本帖最後由 黑心面包 於 2009-5-30 15:54 編輯 ]

TOP

还有几篇节选:
=====================
,《车票》并没有大腕的明星,可是我却好喜欢那故事中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幕,那魅力的自然风景,淳朴的人情,或许让我置身于那样清静的世界,那样简单的生活,我会向往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可是,人就是那么不知足,永远~~~  


1.看了电影《车票》,不约而同,她们都说我与那女主角的行事风格逻辑思维一样。。比如说会给自己做一件事情找个理由,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找个借口;比如说,会小小的口是心非,明明想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却固执的告诉别人不想知道;比如说,害怕知道结果如自己预料的一样时,会小小的逃避,然后想明白了继续面对;而自己执拗的抱着包去坐滑道,蹲在地上看牛耕田等更是我的行事风格。。她们总说,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会不知道下一刻将发生什么,没有预计,没有计划,想了,就行动了(徐律说这是缺点,我承认,可青春不怕犯错啊,错了再改吧)。。

  

2。看电影的时候,一直想着自己的妈妈,也想着天下的妈妈,很感动。。当第一个母亲对者镜头说,愿意不离不弃的时候,感动的快哭了。。于是,问同学,若你遇到相同的情况,会怎么处理呢?

  

3.整体印象,风格平淡,景色很美,有一种压抑的含蓄,会觉得导演很吃力,演员感情也得不到充分的释放。。是个好片,但可以更好的。。不过,这种不张扬的美,正是我耐滴,o(∩_∩)o...  





浅评《车票》(2009-05-25 03:49:41)标签:雨桐 车票 修女 母爱 副线 情感 分类:工作类  
今天午夜不知道怎么着睡不着,就那出一张新买的的碟片--《车票》来打发时间,没有想到这个不经意,却让我如此的感动。这部电影改编自台湾著名作家李家同的同名短篇故事。导演是张之亮,就是导《墨攻》的那个人。是一次呼唤观众对生命价值,父母对子女的爱的影片。
片子的摄影非常好,外景选在青藏高原的一些小山村,刻画人物准确,前景搭的也非常到位,影片采用了一些MV的拍摄手法,模糊了大的时间的概念,让大空间概念更加的突出借以展现人物心理节奏的变化。有使用了车票这个具有典型时间概念的道具来贯穿这个影片的时间延续,主线,副线搭配的很巧妙,转场毫无生硬之感,整个片子自然,流畅。情节跌宕,戏剧冲突明显,是一部不错的小成本国产影片。
故事是这样的。一张车票,联系了三位父母对子女生命的选择,为爱而牺牲的伟大。主人公叫曾雨桐,自少便被母亲遗弃在修道院,被曾修女养育成人,并过着白领的生活,多年以后,曾修女在临去世的时候,给了雨桐一张过期的车票,告诉她的身世与这张车票有着极大的关系。雨桐内心对抛弃她的父母有着非常憎恨的情绪,变得非常冷酷,不想找自己的父母,在好友的鼓励下,毅然的踏上了寻亲之路,当揭开母亲抛弃自己的真相后,才知道,母亲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自己,为了让自己能够生活的更好,才出次下策。所有的一切,都是伟大的母爱在默默的奉献着,雨桐不再冷酷,开始学着如何爱别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看似很平凡的一个故事,但是,却让我想了很久,是什么在阻挡我们对爱的释放呢?是一种我们主观的臆断,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很多谎言的世界里,已经不知不觉的学会了,什么事情都为自己着想,父母就应该爱我们,我们就理所应当的接受,当这种人性里最伟大的爱以它的方式间接完成时,我们就认为那不是爱,自己受到了伤害,于是,把所有的不满,所有的坎坷都归于缺少了这份直接的爱。其实,爱的方式是很多种的,无论它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我们都应该心怀感激,有些我们现在不会理解,不代表爱是错误的,只是,我们没有真正的去体会,没有真正的换位思考。如果,人类连母爱都开始怀疑的话,那么,还有什么是我们值得信赖的呢?生者父母,七世恩情。如此无私的爱,是我们不可以质疑的。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突然回旋起一首叫做《父亲》的歌:“那是小时候,我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耕田的地,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我,无语凝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059570100dex5.html

TOP

感受母爱-----电影《车票》后感(2009-05-24 21:16:25)标签:杂谈  
  


电影是在母亲节这个当期内上映的,根据李家同教授的短片小说《车票》改编而成。原作者的背景是台湾,导演张之亮巧妙的应用在云南和北京。导演曾说:“人性不应该是压抑的,应该是美的。温情片也不应该是沉闷的,而是阳光和温暖的。”

影片取景于美丽的云南,在沿绵 3000公里长途跋涉的拍摄中,以唯美、壮丽、奇特的山区景色,和明快清晰的镜头手法,塑造深情不沉闷,温暖不压抑,阳光不阴翳的母爱故事。

母爱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她的伟大是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的源泉,并且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中,生命中,都是一种支柱,这种爱让我们温暖,让我们依靠,并且永远都是无私的。

好长以来都没有看这种比较温情的电影,电影在技术的处理上的确有导演的高明之处,开头的一对夫妇明知道婴儿有先天的心脏疾病,仍然坚持要生下来,这一点让好多人不解,剧中的女记者,好多关注此事件的人,都很不明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让小孩来到这个世界上,要知道,或许他只会生存很短的时间,或者要遭受一辈子的罪,这些难道他们没有想得到吗?我是看到结尾的时候才懂得原因。正是因为母爱的力量,母亲一定要把他带到这个世界,起码让他呼吸人间的空气,让他看到这个明亮的世界。母亲会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来满足孩子的一点一滴生存的时间。不会让他死亡在还没有任何知觉的世界。母亲舍弃一切也要给孩子一种生存的权利,哪怕这种权利会付出很多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母亲是伟大的,这种举动是超凡的。

故事的主题在向大家展现一位从来没有露过面的母亲,她在那个贫穷、落后、偏远的山区,在愚昧的空间里,展现了一位崇高母亲的壮举,母爱在壮举中得到升华,进入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他为了让女儿脱离这种自己无法改变的世界,脱离这个恶劣的生存环境,她竟然把自己亲生的孩子送到了教会。这种脱离让她的心灵所遭受的煎熬我无法想象。也不敢去想。我只觉得很痛。我很明白这是一个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请问,谁会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人?更何况是自己亲生女儿。但是母亲是明智的,他知道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哪怕牺牲自己,她也会为自己的女儿换取一个美好的人生。但是她又摆脱不了思念的痛苦,在那个恶劣的环境中,不辞辛苦的去看望自己的女儿。女儿是幸福的,她有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母亲是伟大的,这种伟大或许只有母爱才能解释的了。

还有一个叶童主演的教女,他作为一个养母,同样也是伟大的,在孩子面前,她能做的就是不断地付出自己的母爱,去养护,去教育这个孩子,母爱在这里又升华,她突破了血缘。

导演在歌颂母亲的时候也歌颂了一个范伟主演的父亲的伟大,为了自己的儿子,父亲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亲情在这个电影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我现在无法用文字诉说我看到电影最后的感受,我理解了两位伟大的母亲、一位养母、一位父亲他们所做的事情,这种母爱,这种父爱让我进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空间里,在这个空间,我能体会什么是人性什么是最本质的爱,他让我感到久违了情感,并且在这个空间里,我宁愿做一个从未长大的婴儿,我需要呵护,需要关心,需要避风港,我尽情的去感受这种不需要任何回报的爱,我觉得我回到了有记忆的童年,回到了我永远向往的安宁、幸福、温暖、平静的世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29da00100dx07.html  

车票》而感~~(2009-05-24 14:08:21)标签:杂谈  
看过《车票》了,被深深打动了!
这是一部母亲节的上映影片,据说看过的朋友无不眼泪,我也没有例外。影片的风景不秀丽,却很真实,影片演员的表演并不出彩,却很朴实。
雨桐在出生一个月时,被亲身母亲将其遗弃于修道院的门外,被修女曾麽麽抚育成人,现为电视台的记者,她跟踪采访的一对夫妇坚持产下已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并为之作出伟大的决定。这一切,激起了她对于自己身世的感叹。就在采访期间,好友志轩告诉她曾麽麽重病在身。临终之前,曾麽麽交给雨桐两张车票,希望她能够打开心结,找到自己的亲身母亲,与她重聚。望着车票与曾麽麽,雨桐一时在爱恨之间难以决断。
就在矛盾是否寻母之时,雨桐遇到了一位带着抑郁症儿子开计程车的司机。言谈中她体会着养育儿女的不易。对于亲情极不信任的雨桐心中泛起了涟漪,也对于母亲当时抛弃自己起了莫大的好奇。于是在志轩的陪伴下,雨桐踏上了寻根之路。历尽艰辛万苦,终于有了着落。可得到的结果确实,父亲的八年前已经离开,而母亲于一个月前刚刚去世。望着母亲的遗物——同样的发夹、同样的头巾、同样的照片,还有那与自己手中地点同样的张张车票。雨桐深深明白,母亲实际一直陪伴在自己的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
自从看过《中国式离婚》之后,一直很喜欢左小青的率真。在这部影片中,它扮演的雨桐再次打动了我。而吴奇隆扮演的志轩,又是那么的有主见,那么的酷气十足。一个半小时的影片,风光黯淡,意味幽远,给人的感觉始终相当压抑。伴随着根据“烛光里的妈妈”而改编的电影插曲,让人不禁潸然落泪。对于生活在幸福如花儿一般家庭中的我们,自然心生太多的感慨。由于这部影片,更懂得了父母的伟大。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才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  

幸福与爱其实始终就在我们的身边,有时与我们擦肩而过,有时却又亲赖于你。这所有,就我们我们怎样去理解和享受了。

TOP

为什么会被《车票》弄哭(2009-05-22 13:23:28)标签:杂谈  
我总是最容易被讲亲情的东西打动。但我又觉得我是最不屑于亲情的。

大概亲情才是最复杂的感情。因为它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那么不容置疑理所应当。
爱情友情都可以好聚好散,彼此保持独立。但亲情就不可以。有时候我觉得亲情最无私,有时候我又觉得亲情最自私。里面有太多温柔的控制,合理的索取,莫名的亏欠。


看完电影,又觉得亲情好无私,是一种本能的爱。

《车票》是很简单甚至老土的电影。多年以前看《我的兄弟姐妹》哭了,现在自以为不会那么简单就被忽悠了,结果还是一样。这个妈妈从头到尾连个脸都没有露过一次,只是很局促地出现在一张合影里,她女儿的背后,只有一个头顶,一张头巾,就把我煽哭了,果然够高段。

电影院里只有三个人。这大概也是起到煽情效果的一个保证。

女主角左小青戏很弱,非常做作。倒是吴奇隆,普遍认为他的戏也不好,我却挺喜欢。在未知的旅途上,有这么一个人在一旁不动声色地陪着你,该出手的时候出一把手,该安慰的时候只是轻轻一句话,比如
“再说吧”,而且给你充分的安静和  

在生活中,我从不对亲情作出什么情绪和心理上的表示。在父母嘴里或眼里,我似乎对他们麻木得很。实际上,我只是很迷惑,很纠结。

TOP

PS.台湾不知道会不会上映
现在《车票》DVD已经出版
台湾的朋友可以通过网络购买了
想尝鲜的也可以搜索BT、迅雷,清晰DVD版视频也有了

TOP

最近有一些私事, 沒來得及仔細看

先謝謝羽看和澄澄
辛苦了
我會找時間放到影評網頁
問一下, 這些看的出來那些是非奇迷的評論嗎?(先問著, 因為偶還沒看....)

[ 本帖最後由 茉莉 於 2009-5-30 13:43 編輯 ]

TOP

回復 15# 的帖子

嗯,茉莉姐。就一个我非常确定不是非奇迷><已经删除鸟~(我那半拉的),其他的都是非奇迷啦~~
就算有些曾经喜欢吴奇隆或者小虎队的人,那也应该不算是奇迷吧?:lol


还有几篇这几天的,我再过来~

TOP

这篇影评是天涯社区影视版的斑竹发的!虽然下面帖子回复不多,可已经有两个版主回复,汗
都快成版主集合鸟~
====================================================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 ... v&flag=1#Bott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01273f0100dddx.html

《车票》:静静地告诉你母爱有多悲壮

香港影坛有云“武徐文张”,到现在我还在认为,张之亮导演在06年鼓捣的那个《墨攻》,纯粹是在文艺片的道路上不安分地瞎闹腾。还好的是,3年后,张导回归淡定和从容,开始温情脉脉地讲述故事。



《车票》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女记者雨桐,在收养她的修女嬷嬷去世后,开始根据二十多年前襁褓里的两张车票寻找亲生父母。在这条主线里,导演进行了外延、深挖、渲染,三个家庭通过同样简单、自然的关系相互交错----雨桐采访坚持要把有先天性疾病婴儿生下来的一对年轻夫妇,同时又搭载了有一个智障儿子的出租司机的车。一个即将出生的、一个正在成长的、一个已经长大成人的,三个孩子与三对父母,轻盈地演绎着世上最庄重的主题:父母之爱。



故事的高潮不在坚决的年轻夫妇身上,而在雨桐从未露面的母亲那里。经过几千里的追寻,雨桐终于找到了她在深山里的家,父母亲却都已去世。小学校长拿出了她母亲留下来的东西,她发现里面竟然有一沓的车票,都是从这个山村去往千里外收养她的修道院的,但却没有回程的车票。在校长的话语里,她开始明白:在母亲因故把她丢弃到修道院后,每年她生日的时候,母亲都会坐一天一夜的车去修道院,在义工之名的掩饰下去看望她,甚至会拾起她丢在地上的发卡、藏在她的背后拍照,然后再跋山涉水地徒步回来。“有一次,你母亲都累得不成样子了。”



这显然不是一般的不可思议!----那个每年都会出现一次的女人,竟然是自己一直寻找的母亲。只是,她一直忽略这个女人的存在,以致连使劲的回忆想打捞出一些碎片都徒劳无功。



画面上,那个昏黄镜头里艰难行走的身影,那位一直没有正面出现的母亲,在事情真相揭开的时候,轰然树成了一座巨大的母爱丰碑,感染着这个悲情气场里的每个人。



除了片头片尾的城市外,这个片子的大部分场景是在西藏盐井、梅里雪山和云南大理、怒江、茶马古道拍摄的,凝蓝的天空,纯净的雪域,奔腾的河流,漫山的绿意,淳朴的乡民,在如此绝美的风景里寻找已然破碎,或悲情可期的往事,是有些残忍;但同时,它们也让最初的情感回归到最初的本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父母之爱都是无私的、悲壮的。



面对这些,演员的演技、镜头的角度、音乐的搭配等等技术手段都无须再张扬了,张导把他们都回了原始,于是,你看到,面前只是一个故事在进行着,静静的……

TOP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ab75b0100dywu.html

纯真的爱 - 《车票》张之亮

有一种爱,是纯真的。

它跨越了年代,跨越了时空。这种爱,在于爱他人,无论是用怎么样的方式去表达。不顾一切,为了所爱的孩子和爱人,能够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爱人的幸福,为了哪怕只是短暂一瞬的相守。

不离不弃。可以是空间的,也可以是心中的。爱,是那么的纯净,不带任何的杂质,不为任何的理由。

只是为了爱。这种爱,是广义的。让人憧憬的,和崇敬的。因为知道无私,所以施予爱的人无论多辛苦,她/他才是真正幸福的人。不求现在或是将来被理解。但是他们/她们是最幸福的。现实的再艰难也比不过精神上的折磨。所以为他/她祈祷,爱存在于你的心中,爱由你的温柔和坚韧播向了被爱的人的心中,于是被爱的人也学会了爱。

世界如果是循环的,那么我们的爱就不会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13f8b0100dqbg.html

推荐两部电影

一部张之亮导演的《车票》,一部日本人黑泽清导演的日本电影《东京奏鸣曲》。

最近看的电影不少,可是值得一说的实在是太少了,其中包括在电影院看了两场《南京!南京!》和《星际迷航》,场面搞得太大了,看得我直打瞌睡,《南京!南京!》充其量也就是个及格的分数,想在二战的亚洲战场也来一个《辛特勒的名单》,可二战亚洲战场的现实中没有辛特勒那样的能人,最后只有用中国人的“衍衍不息”的精神能力作为替代,刘烨带头起身去送死;范伟主动留下来送死;那个冒充人妻领丈夫的美女被抓住后无奈的喊“SHOOT ME”,这太虚了!其中有一个板车拖着一堆女裸尸的画面,很震撼,可是借鉴的手法太过明显,美国电影中表现纳粹暴行用的是一卡车一卡车的“男女裸尸”。当然,值得肯定的是对日本兵的刻画,不再丑陋不堪,不再面孔模糊,甚至还很“帅”(按照当前的流行标准),那个在野地里自杀的日本兵为什么自杀也水到渠成,不让人费解。最后,电影弄成黑白的看得有些累,学《辛特勒的名单》也不至于要这样学嘛!可能是我是电影看多了的缘故吧,没有觉得有多震撼!与陆川们的宣传而成的想象有些出入。

至于《星际迷航》,一点没错,就是一个“迷”,我是没看懂的,比《星球大战》恐怕差远了,星战系列我只是正儿八经的看了《克隆人的进攻》,觉得不错。说实话,我对于浩大无垠的太空也是充满好奇的,每次仰望夜空我都好奇的几近惶惑,我也是冲这一点买的票,可是电影中对于太空的镜头寥寥无几,每每我正欲展开想象的时候,画面陡然一切,回到了两个“帅哥”之间的充满俗套的故事中,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两个帅哥最后要联手,而且在联手之前必定要互相缠斗一番,俗套啊,太俗套了!美国人的智商,还真是不能太当回事。

看完都没多久,残存的印象已经不多了。

相反,《车票》和《东京奏鸣曲》却让我至今回味。

《车票》讲的是一个线索的故事,大西南的山区,很多人家生了小孩却养不起,只好遗弃。一个小女孩刚出生就被遗弃在一个小教堂的门口,后来被教堂的嬷嬷养大,上了大学,在大城市有了工作,可是嬷嬷却老了,临死前嬷嬷掏出了两张车票对长大了的小女孩说,这是她家人遗弃她时乘车而来的车票,要找到家人,按这个车票上的起止站点往回找应该能够找到。

嬷嬷去世了,女孩拿着小时候包裹着她来到教堂门口的一块花布坐了火车、汽车开始“寻根”之旅。电影很细致的讲述了整个寻找过程,一路上大西南的自然风光在电影镜头中美不胜收,对一个喜欢户外活动的人来说,这很有吸引力。电影中的一个过江索道的场面十分新奇,下面是滔滔江水,过江的人像电影中演特技一样先滑下,再用双手攀援而上。那个地方的人,想要出去无论男女老幼必须要做这样的表演,胆大之外,还要有一定的体力作为保障。女孩在第二次滑出村的时候,拒绝了“教练”的帮助,用“背包”代替婴儿,模仿当年母亲抱着她过这个索道要付出怎样的努力。说实话,那样的场面,没有太多的言语和华丽的表演,可实在是感人至深。

找到家人的时候,他们都已经去世了,可是留下来的遗物线索可以再现当时的场景,原来母亲每年的生日都要出村,到女孩所在的教堂、大学、和上班的地方默默的看望她,可是却从来没有露面。故事讲完了,那个目前的面孔始终模糊,可她的行为却无比清晰。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人伦。

日本电影《东京奏鸣曲》讲的是一个家庭生活,展现的也是关于人伦的思考,日本人的讲述显然更加实在和细致,通过把握一个家庭从而把握整个东京,这部电影堪称高水准。夫妻矛盾、父子矛盾看似个别现象,其实和这个世界、和整个东京的命运息息相关,家庭矛盾过去了,可是对于城市矛盾的思考还在思索。那个按部就班的父亲被裁员以后,到处找不到工作,最后在一家商场干清洁工,在扫厕所的时候,捡到了一包现金,捡到以后电影上的这个人突然变得极不正常,在马路上狂奔被车撞倒在马路上睡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把钱偷偷丢到“遗失箱”才恢复正常,说老实话,这让我百思不解,不是正缺钱吗,有没有人看到,干嘛不用来缓解一下家庭矛盾呢?更何况那么大一笔钱丢在“遗失箱”里,处理“遗失箱”的人不会私自拿走的吗?在这个中年人空着口袋回家的时候,我一度觉得是日本人觉悟高,顿时自叹弗如,开始憎恨我们这个民族的劣根性,后来仔细一想,还是人家的文化有更大的关系,其实即便是失业了,这个日本人可以在公园里领导盒饭,还有失业保障金,其实失业尚未危及到生存,倒是那种挫败感让他们无法承受,如果私吞了这笔钱,等于接受了挫败的事实,在生存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们还是选择了拒绝接受失败。日本人真是一个爱面子的人群!与我们传统的高尚教育完全是两回事。

我想那样一个家庭即便充满了矛盾,看起来都不是很愉快,可我想与我们相比,他们仍然处在更高的级别,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彬彬有礼的相互尊敬,他们的烦恼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去体验,他们的快乐我想更是无法揣测。看到那样一个漂亮的无怨无悔的现代家庭主妇,不由慨叹中国女权运动太厉害了,中国妇女地位真是太高了。尽管这个“家庭主妇”也有被动爆发的时候。小儿子键二出乎父亲的意料,在影片的结尾竟然弹奏出了优美的钢琴旋律,让所有的事情变得充满希望起来。

如果你无法说出说有,那么你完整真诚的说完你能说的。与前两部“大”和“空”《南京南京》和《星际迷航》相比,这就是这两部电影的高明之处,我认为。

TOP

奇迷得影评也有啊~不过都是没写完的多,汗…………所以不完整的就不先贴了~
========================
http://tieba.baidu.com/f?kz=578065142
http://tieba.baidu.com/f?kz=582030133
http://tieba.baidu.com/f?ct=3356 ... E6%C2%A1#599274779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d8f980100cxm8.html

TOP

拜读了

转载的各类资料评论都看过了.
也许是一部好片吧,张导应该是让人放心的(想起墨攻的震撼和感动)
不过最近对于母爱这个话题有点...当了母亲才知道,母爱只是一种本能而已,也算不上多伟大,何况这世界上不配做母亲的人多得很...倒是小孩,同意一个人的观点,每个小孩子,天生都是完美的,世界上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绝对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
等以后有心情的时候看.

TOP

玉姑娘已經看了DVD了耶, 她說好看, 還不止看了一遍. 害我心癢癢的, 也想看.

剛去yesasia翻了一下真的有出了唷. 香港版和中國版價錢差很多~~~要評估一下咧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