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點水20--《蕭十一郎》的鳳頭

《至原發表討論處》

作者:山居
2003/09/26



  難得回到家裡不用加班,無所事事,反而不知所措了,就一邊狂看《蕭十一郎》,一邊狂寫些《蕭》的東西來打發時間。

  好的文章要求“鳳頭、猪肚、豹尾”,好戲也是如此。

《蕭十一郎》的成功因素很多,“鳳頭”就是其中一點。《蕭》劇的第一集製作的相當精良。

1.情節比較緊凑,幾個主要人物接連出場亮相,搭建好了全劇的主框架。

  從一開始的蕭、風的盜馬、賣馬,帶出了楊開泰和楊天贊,立刻引出全劇最主要的道具,也是連接劇情的主要紐帶──割鹿刀。然後立即從手絹風波轉入各路人馬紛紛盜刀的環節,安排蕭沈的浪漫而又錯誤的初次相遇和英雄救美的再次相遇。幾番周折,寶刀落入聰明絕頂、藝高人膽大的大盜手中,愛上美人的大盜得知了美人的身份,失落之餘又决定完璧歸趙。

  自由頑皮的蕭十一郎、風情萬種的風四娘、吝嗇敦厚的楊開泰、外表平凡的楊天贊、溫柔善良的沈璧君、威嚴的老太君、詼諧的白楊綠柳(一看就知此二人在劇中主要負責連接劇情和插科打諢)、反派面目的雪鷹靈鷲小公子……一系列人物紛紛亮相,讓人目不暇接。就算是尚未出場的連城璧和逍遙侯也通過沈璧君和小公子之口勾勒出初步的輪廓。一個是他人眼中的少年英雄,至於另一個,徒弟都如此狡詐,師傅可想而知。

  觀眾看到如此緊凑的劇情連綿不盡,形形色色的人物組成了複雜的關係網,內容豐富的第一集也只是冰山一角,神秘的面紗下有數不清的精彩,難免使人會産生欲知後事的心理。



2.開場武戲的精彩不言而喻

  馬場盜馬可以算全劇中拍攝的相當精彩的一段打戲。現在一般的武俠劇中的武打都是靠大量短鏡頭的剪接、替身演員拍攝背影、飛來飛去的吊鋼絲和數不清的烟霧、特效(特笑)……這些手法來完成。(看到有些武打戲中動不動演員身後、手底噴白煙就想笑,一看就是用壓力管來噴射的。這種武林高手我也能做,或許表情比這個演員還要好點呢。)

  但是,《蕭》劇中完全摒棄這些花哨,採用完全寫實的風格。從白馬人立而起的一個定格鏡頭開始,蕭十一郎以寡敵眾,導演大量採用長鏡頭來拍攝正面的蕭和馬場眾護衛的打鬥,並且反複出現快慢鏡頭相間的電影拍攝手法。攝影方面的完美加上吳扎實的武功底子保證了這段打戲充滿了真實的精彩。

  鏡頭中的蕭十一郎身手高超,有好幾個超高難度的武打動作。(秋風劍在俠盜論壇「開場戲的震撼」一文中已描述的十分具體,在此不再複述),而且打的輕鬆自如(打鬥中,他的臉上自始至終都帶著玩世不恭的輕鬆笑意)。

  吃慣了反覆蒸煮,失去原味的所謂精美佳肴,總想要吃真材實料的小炒清湯。看慣了重重包裝下根本看不到真正打鬥的所謂武戲,突然看到這種清新寫實風格,實在看的舒服,的確能將人的眼球牢牢抓住。



3.演員的外形與演技的俱佳表現

  蕭、風、沈、小……都是年輕靚麗但是演技出眾,就連楊雖然與靚麗無關,但也是高大英武,演技較之眾人毫不遜色。幾個劇中主角舉手投足之間十分的自然,讓人信服,角色的鮮明個性躍然眼前。

  蕭、沈自不必言,賣刀時的風四娘舉著手絹掩頰一笑時的風情又何止萬種,所以對楊開泰的目瞪口呆只覺十分自然,而不覺此人少見多怪。私底下在親人(蕭)面前卸下假面具時風四娘卻又一派的天真自然。誰會在自己親人面前不天真、不放鬆呢?風四娘這個角色立刻變的立體起來了。

  吝嗇敦厚的楊開泰一見命中剋星風四娘就「頭殼壞掉」,但並非只有一昧的用目不轉睛來表現對風四娘的愛慕。偶爾有幾句頭腦清醒的話說的盡顯「奸商本色」:「天下沒有價值三萬兩的馬,即便是雪花驄;也不能讓姑娘白跑一趟,我願意出三千兩…… 」此時要讓自己的神情努力保持嚴肅的內心掙扎在臉上清晰可見,反而更顯的楊開泰在心愛的風四娘面前的大失常態。

  外表天真清秀的小公子就算不說話,那對靈動的雙眸中狡詐多變的表情都讓人知道面前的「小」孩子絕不會是個真正天真的簡單小孩。更何况她的一舉一動都是那麼的表情豐富,神態各異。(論外形,她可算是最接近原著的一個了,先天就占盡優勢,表演功力更非尋常,她在戲中的表現是我在全劇中比較認同的一個)

  雪鷹靈鷲雖然作為反派出場,但同樣長的儀表不凡、身手出眾。作為弟弟的雪鷹兩次衝動(一次要搶先出手盜刀,一次要殺老太君)都為穩重、思慮周密的哥哥說服阻攔。兩人個性的分別展現無遺,使以後兩人的分道揚鑣不顯突兀,反顯必然。

  有點倦了,算了,偷懶不寫了,各位有想到第一集其他成功因素的網友幫忙繼續寫下去吧。



回品評《蕭十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