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點水21:強幹弱枝思想

《至原發表討論處》

作者:山居
2003/09/28



  這兩天陪母親看《大漢天子》,每次看個八、九分鐘,加在一起也有一集左右了,看出了點問題。

  劉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文治武功,功蓋千秋。所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何等的令後人追慕。

  他的文治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推行“推恩令”,確立中國封建社會2000年強幹弱枝、中央集權的社會框架。

  後世子孫,無論是哪朝哪代都是嚴格遵循這個思想,所以保證了中國基本保持大一統直至今日。

  其實,大至一個國家,小到一部戲,確立一個中心,維持強幹弱枝狀態,是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大漢天子》雖然看的不多,但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發現存在這個毛病。

  雖然,戲名叫《大漢天子》,但戲裡陳道明所飾演的東方慧(這個名字讓我想到東方朔)卻戲份多多,而且神通廣大。

  不但成了鄒衍的門人,能掐會算(一日只算三卦,還蠻會擺架子的嘛!)還膽大包天,深入敵人核心,幫助劉徹蕩平淮南王劉安的叛亂。甚至連“推恩令”都變成了東方慧的主意。(歷史上“推恩令”是主父偃的計策,爲劉徹強行頒發,這才引起各蕃王的恐慌,加上其他誘導因素,最後促成了淮南王劉安的起兵,而且三下五除二就被解决,根本輪不到他去攻打長安。)

  想來是由於陳道明的名頭、資歷、演技都遠遠勝於飾演劉徹的那個演員(劉徹我不認識,既然我不認識,說明他不是非常、非常有名,或者根本就是個新人),所以造成今天弱幹強枝的局面。

  讓人看不明白,這部名叫《大漢天子》的戲中,大漢天子究竟是不是一號男主角。一部戲的主次不分,中心不明也讓觀眾分心不少,不知該看誰、注意誰。我相信這也會相對减弱觀眾興趣。

  想看大漢天子、想看俊男美女的(如我母親之流)會抱怨帥哥的戲太少;想看歷史,想看陳道明的演技之流(如我和我父親)則會因爲戲名和主線是劉徹,歷史又被篡改的一塌糊塗而失去興趣。

  最後的結果就是兩頭不討好。

  嘮嘮叨叨說了一大通,就是說與《大漢天子》相比較,《蕭十一郎》這部戲就聰明多了。完全按照“強幹弱枝”的正確思想來選擇演員、安排劇情、全劇定位明確,樹立統一的中心思想。



1.

  既然取名《蕭十一郎》就在安排劇情時基本完全圍繞蕭來轉,其次才是蕭的戀人沈和蕭的親人風。

  戲裡的蕭武功高强、心地善良、性格可愛、忠於愛情……簡直無所不能,完人一個。自然能够大大吸引觀眾的目光、大大打動觀眾的心。

  基本上估計99%以上的觀眾都會注意蕭、欣賞蕭。而不是像《大漢天子》那樣,遊走於主角配角之間,結果兩邊都未必能抓住。



2.

  選擇演員時男女主角的名頭遠遠大於戲中其他任何一個人,使觀眾的注意力從一開始就放在兩人身上,而不是被一大堆名頭更大的配角弄花了眼,不知所措。(好萊塢幾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一部戲明星太多,一定失敗,他們的慘痛教訓太多了。)



3.

  而全劇另一個“強幹弱枝”的體現是定位明確,只有一個中心,那是完全脫離歷史背景的愛情、武俠劇。

A. 脫離歷史背景

  所以,反而能放開手腳,在想像的海洋中馳騁。其他不說,就說“時辰到”這種完全不可能的藥物出現,大家都能够接受了。由此可見一斑。

  對於完全現代派的服裝風格觀眾不覺以怪,反而節節稱讚為美的藝術、視覺享受。

B 愛情、武俠劇

  愛情:全劇自第一集開始就是蕭、沈的浪漫相遇,一見鍾情。愛情主線始終貫穿在戲中,蕭的護刀身份、沈連兩家的興衰……完全是配合愛情主線而發展的小小副線,兩者相較完全不成比例。(叫好中!)

  武俠:自然是懲奸除惡,維護所謂的武林正義。

  為了這一條主線甚至安排大盜去做什麼“護刀後人”,讓“連”去學習逍遙侯的武功,以便將來好讓蕭來除惡。雖然老套,但是所有的武俠劇的觀眾就是吃這一套,愛看。所以,編劇自然要順應民意,大筆一揮,大野狼就成了獵人。於是,台下所有觀眾都齊聲歡呼。(包括我這個自稱看穿了這一套的人也沈迷於此,跟著瞎吆喝,誇讚一番。)

  糟糕,領導要來了。

  不寫了。

  關於“強幹弱枝”,其他人有別的想法,繼續下去吧。

  我發送了。



回品評《蕭十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