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點水24:the last one

《至原發表討論處》

作者:山居
2003/10/04



  曾經說過,要將蜻蜓系列寫成24令戲評小品,後來由於從第10篇起脫軌,就寫成了雜文系列。不過,還是決定寫24令,今天是最後一篇。從9曰4日開始,至10月4日結束,輪迴一月,一個圓的軌跡。

  就寫一下,吳在《蕭十一郎》這部戲中自己導的一場戲:第38集—認父(記不得在哪裡看到說,這場戲是吳自己導的。但肯定記得有這件事,當時說的很清楚的確是吳自己導的。)

  吳決定將來向幕後發展,這是很多藝人在拍戲多年以後的比較常見的一種選擇。幕後工作中以導演為比較常見也比較重要(比較有發展前途)。

  對於吳來說,一個超過30歲的演員,可以揮霍的青春已經越來越少。

  由於,以前拍攝的電影的風格問題,拍攝的《俠女》在整體上的配合失敗,很容易給人一個「沒有內涵、演技的偶像」或者說「男花瓶」(只是這個花瓶比較耐打耐摔)的印象,如果吳再不加緊改變形象,前途堪危。

  所以,吳逐步嘗試導戲是一個比較正確的選擇,也是一個比較迫切的需求。

  而他聰明的選擇了從「認父」這場比較簡單的戲開始鍛煉。



簡單:

1. 這場戲中情節簡單:

  認父不成,誆父成功,然後再正式認父。只能算小小起伏,前後時間為5分50秒(從23分26秒開始,至29分46秒結束),不算太長,所以難度比較低,但也能發揮鍛煉導戲的作用了。

2. 演員較少:

  只有兩個,如果不算自己,只有一個需要溝通、調度……,而對方是個中年人,應該也是個老資格演員了,肯定是一點就透。

3.選擇的地點在一間比較大的臥室

  空間大,演員走位餘地較大,光線好,對於拍攝又减少了很多難度。

4.

  聽說《蕭》一劇先在北京拍外景(明顯看的出來是盛夏),然後轉到無錫拍攝沈、連兩家的許多室內戲。那麽,「認父」應該是在整部戲的中後期拍攝的。那時,全劇組的演職人員的配合已經相當默契,又能减少難度。



  從最後的成品看,這場戲吳導的中規中距,沒有什麽特別出彩的鏡頭,也沒什麽大的錯誤漏失,對於一個業餘導演的要求也就算可以了。

  第一個鏡頭中,吳先不出場,僅僅拍攝二鍋頭的大聲自言自語,使人疑惑:又沒人,何必大聲嚷嚷?像是要故意在掩飾什麽。接著鏡頭再拉轉,使觀衆看到,吳早已立在門口,才知二鍋頭所為何來。

  然後就是扶二鍋頭坐下,鏡頭從他正面拍攝,算是最常見的手法。可以使兩個演員的表情都容易拍清、觀衆容易看清。鏡頭中的光線也大多是利用窗外的自然側光,從蕭的身後投來,落在二鍋頭的身側,不至於造成大的反光,影響觀賞。其他,沒什麽可以細加分析的。

  第三段就是二鍋頭拒絕後,蕭的「誆父」。個人認為鏡頭焦點應該再遠一點,這樣蕭不必走的太近,兩人位置距離再近一點,這樣,在後面的二鍋頭就不是顯得特別小,他的面部表情可以更清楚一點。蕭的站位靠後的另一個好處是側面的陽光就不是直接打在上半身,那樣,臉上與綢緞衣服的反光就不像現在那麽强烈,有點刺眼(喧賓奪主,看不太清面部表情)。

  因為我看電視都是將色彩直接調到黑白檔(色彩選擇0),這個問題更加明顯。就看到蕭的臉上亮晶晶的像塗了一層油,衣服更加亮的像鏡子反光,十分不舒服。

  從二鍋頭快步上前阻止蕭這段開始又回到完全的正面拍攝。由於兩人的演技都不錯,表情比較到位,所以這段採用正面拍攝比較合理,觀眾可以看的比較清楚。

  接著是再次的跪拜認父,二鍋頭傾訴心懷,直至父親感懷抱住兒子結束。鏡頭又回到原來機位,兩個演員的走位、移動都不是太大,拍攝的基本都是上半身,主要的焦點就是演員的面部表情,拍的也沒什麽大的問題。

  在整個片段中,由於劇情的難度比較低,演員的表演又比較好,兩人的表情都比較到位又不誇張,所以,這段戲的品質還算相當不錯。

  希望吳在導演這條路上再接再厲,將來在戲的導演名單中能出現他的名字,真正的轉型成功。

  也祝各位快樂,祝隆之傳奇越來越精彩。

  再見!



回品評《蕭十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