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豪俠》簡短評論集萃(四)



從鏡頭、畫面、人物、配樂、表現手法和全劇風格等等方面來看,絲路的確是難得的藝術之作,精良之作。

第一感覺真的很像電影,不僅僅是畫面。說不清主要是什麼與眾不同,總之真的不像電視。可能是各方面都比較奇特,汗∼∼實在找不到形容詞了!

燕逍遙,是大漠上的傳說、是穿越千萬載時光的霧仍在我夢中熠熠生輝的影子,我心中的英雄……

大漠上的千年風沙掩埋無數功過,燕逍遙是這片沙漠中真正的俠客。

絲路裡面演員的整體表演風格都是很沉穩收斂自然的那種,類似電影裡的文藝片,我覺得看起來是很舒服的。

我也很喜歡李綺紅的表演,表面上不動聲色,可是通過她複雜的眼神、焦急的度步、急促的呼吸、細微的手的動作,將內心的澎湃表現的淋漓盡致,我一開始也沒注意。直到“地獄”那場戲。我覺得這場戲是絲路所有文戲裡最精彩的一段,李和奇隆的表演都讓我十分震撼。

絲劇看到十五集左右的時候,我的激動無以言傳,因為那時有感覺此片會成為經典,但看完了反而有點失望,那就是情節上轉承銜接還沒有如鏡頭畫面般流暢到無滯無礙的境界,還有一些漏洞,甚至是一些前後矛盾的硬傷∼∼∼是否因為審片原因現在也不清楚真相,總之為絲劇說不出的遺憾惋惜∼∼

看完絲劇,最想向編導和演職員們致敬,工作條件的惡劣自不待言,他們的認真和敬業也是顯而易見的,最感動他們的勇於堅持,雖然這堅持中難免會有妥協,但畢竟是他們的堅持,才奉獻給我們一部值得回味的精品之作。他們給我的感動不僅是作品本身,而是在這個連許多大師級人物都屈從於票房的商品時代,還有這樣一群人在追求藝術,追求創新,實屬難能可貴。

我不會用語言描述我看片子的感覺,但我知道自己每次靜下心看的時候,總能從燕逍遙的眼神、動作、語言中體會到他的堅持、他的悲、他的苦、和他的累,當他說「我累了。」的時候,我真的也有一種心累的感覺,同樣,我也能感覺到天琴的無奈,感覺到當他與燕逍遙相對時,那種為責任而被迫(尤其是被自己所迫)捨棄愛情的苦。

《絲路》一直讓我感覺是一部需要一心一意品味的戲,可是好像每次看,都會把握不住心裡的想法——感慨太多導致思維混亂。

燕逍遙殺燕八那一幕是我很喜歡的場景之一,好像也是印象挺深的。特別喜歡他最後拔刀的一瞬,雖然根本快得看不見,可是那種感覺和俠氣,實在讓人折服。

看絲路的時候,總是有無數的感受、想法,如同沸水裡不斷湧出翻騰迸裂的氣泡一樣,層出不窮,可一旦要寫了,卻常常腦中一片空白無從下筆。

絲路不光片頭片尾曲精彩,配樂也非常的精彩。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燕逍遙和黑鷹比武,後來丘磷落敗而逃,燕追上去,南天星突然趕來。這一段的音樂實在非常精彩,激烈的鼓點,當中夾著烈馬的嘶鳴,黃沙翻滾,非常有氣勢,還有燕逍遙站在沙塵中的那個姿勢(就是片尾曲響起的第一個鏡頭)我也是愛極了!^_^

就劇中的感情戲的表現來看,那種雖然淡淡的,似乎不著痕跡的感情卻真正地滲入到了每一個細微的動作、眼神中,可以說,把握地很好,絲毫不媚俗,不做作。就這一點來說,真該說是一大亮點。可能因為我本人比較欣賞古龍的作品,所以對《絲路》的風格真的很喜歡,再配上那種淡淡的音樂,嘿嘿,簡直就是享受。至於情節上的漏洞,既然已經存在就沒辦法了,畢竟美玉也是有瑕疵的^_^

《絲路》我已經看了三遍,越看就越能品味到其中的不俗與那不動聲色之中所蘊藏的深意,就像上等的佳釀,只有細細的、耐心的品味才能品出其悠遠深長的味道的來。

這段時間正在第三遍重溫絲路,那大氣精美的畫面、那悠遠深長蒼遠的音境、那充滿西部韻味特色的背景音樂、那人物與人物之間絕妙精簡的對白、那不動聲色的表演、那行雲流水般絕妙的鏡頭轉換銜接、那種極具有內在爆發力的武打………越看就越沉浸其中不可自拔,固然劇中的情節漏洞已撥雲見日,卻絲毫無損於它的品質。

記得在八月的一個傍晚,天氣悶熱,在假期帶來的百無聊賴中,我打開了電視,看到了《絲路》∼∼∼那精緻到美輪美奐的畫面,蒼涼深遠又美妙絕倫的意境,一下子征服了我。而更吸引我的則是吳奇隆的表演,從那一瞬間,我喜歡上了他。

從風格上看,絲路的確是很像古龍的小說,如緊張詭異的氣氛、高手對決的方式、說話行事的語氣作風,都很像。

但絲路比古龍筆下的人物多了一層歷史背景,所以絲路中人物身處的環境、所要面對的矛盾,又有其非常傳統的一面。燕逍遙,思維很古典、行事很傳統、語言很現代,是個非常迷人、非常有魅力也非常複雜的人物。

前兩天為確認絲路的配音,拿出一個盤,認認真真地聽它的片頭曲,一看到那大漠風光和燕逍遙的身影,就像犯病了一樣,趕緊跳到片尾,聽著那悠揚的樂曲,為那歌詞而悸動,為火光中燕逍遙的淚光和天琴無言的回眸而動容。那歌詞應該是天琴的心聲吧?那無法挽留的深摯之愛,今生都不會再有;可惜的是,只有天琴是孤身而去,而那並騎而去的背影,卻是她希望的結局,讓人唯長嘆而無言以對。

最讓人心碎難受的是在地獄裡燕琴兩人再見之後的第一次單獨深談,那一幕,天琴無奈卻無法改變的選擇,燕波濤洶湧的內心和叫人心碎的話語,那火光中映著流淚的面容,那透著絕望心碎的眼神………每每想起這一幕,內心真如五味陳雜一般。

印象最深的就是燕逍遙在離去前握著她的手,雖然只有手的動作,但是可以看出她的依依不捨。只是當時燕逍遙還不知道,不知道他這一次出去,回來就再也看不見她了。看那一段心裡真的很不舒服,可能是因為有先前的天琴發毒鏢那一段,所以這樣的對比實在不能不讓人心酸。

看了兩次絲路之後,發現自己看得已經不再是故事、不再是人,而是在欣賞它的畫面、回味它的音樂,從中可以讀到很多臺詞以外的東西。

絲路真的很耐看,建議大家多看幾遍,看多了就算你原本是不喜歡的也會愛上它:)

喜歡絲路,喜歡到說不清楚。就是走在路上,忽然會想起高高的天空下,高高的草垛上,有個小小的白影子,想“他那時候在想什麼呢?”

或者,夜裡,看著窗外的燈火,忽然想起天琴的睫毛,在火把的光芒裡,有一道長長的影子投射在臉龐上。她掉過眼淚麼?

想起瑪瑙蹲在床上玩抓石子的遊戲,想起烈日下黃獅頭上發亮的汗水,想起黑鷹眯著眼睛說話,想起刀爺惆悵地望著地平綫。想起小孩子沖著燕逍遙笑。

那雙耳墜,能承載多少感情的離合悲歡?那曲琴音,又能撫平幾許相思之情;那雙輕撫耳垂的手能拂走什麼?那只握緊的拳又能握住什麼;相握的手鬆開就無緣再握住,兩行清淚能怨得似乎也只有命,黃沙捲過,連遠走的蹄印都沒能留下……

如果我是燕逍遙,我要好好地愛瑪瑙。但起風的時候,也許會悄悄拿出耳環,聽它在風中叮叮地響,就像多年前樓臺上傳出的琴音。

如果我是瑪瑙,我會跟他到天涯海角,望著他溫暖的眼神。他不會忘了天琴吧……也不希望他忘記。

如果我是天琴,希望他和瑪瑙幸福。可月明的夜晚,心底會暗暗希望,有個人也在仰望它的銀芒。

情之一字,難言難解,天琴之情,更不可說,也許是火山下蟄伏的岩漿,也許是冰封河面下湧動的暗流,也許是永遠縈繞燕逍遙心頭的琴聲,也許是獵獵西風捲走的一粒細砂;愛過,來過,遠離了,記得了,就好。

最初看的時候只是很享受畫面音樂帶給我的意境,很舒服,而這次的重溫,讓我感覺到雖然絲路的風格是內斂的,表現方式有些淡淡的,可在這些表相下,絲路其實是一杯儲藏很久的濃烈的酒,飲下之後熱血沸騰欲罷不能∼∼∼

一直都覺得那句「大俠珍重」是燕琴之間最讓我心裡難過的一句話,一直也覺得帶大大的帽兜的那件衣服最適合天琴--想掩住什麼,卻什麼都遮不住。

想到絲路的時候,很少想到具體的鏡頭,都只是一種蒼涼而悠遠的味道湧上心頭,耳邊還有那繞梁不去的男聲吟唱,深沉雋永的塤韻,和激越昂揚的鼓聲;火光中發亮的眼睛,孤單堅定的身影,乾脆俐落的身手,惺惺相惜、光明磊落的對手情誼,深藏無奈、迷惑逃避、清純執著的三種感情……都是很複雜的感覺啦。

總想起燕琴第一次見面時,燕驅走“調戲”琴的“惡人”(不知是否為琴所設計),竹簾落下,燕哥哥回首意味深長地看了琴一眼,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即刻又恢復了殺手的冷酷,可是、心中、眼中、臉上、甚至遠去的背影都蘊涵著掩飾不住的溫柔。

燕與百花手下拚殺、天琴出現射傷燕那一段音樂非常震撼。絲路不同於一般的武俠劇,非常喜歡。

絲路的配樂的確是全劇的一個亮點,不同人物、不同心理活動都有著不同的音樂主題;蒼涼悠遠的男聲吟唱,低迴婉轉的塤曲,情感壓抑的琴聲,清澈明靜的琵琶,緊張激越的鼓聲等等,都為那意味深長的鏡頭語言,內斂深藏的人物心理做著完美的補充說明……

我也是非常喜歡絲路的音樂,總覺得那旋律在耳邊迴響,在心中流淌……

絲路裡我最喜歡的音樂有兩段。一段是“地獄”那場戲裡的配樂,憂傷深沉又蕩氣迴腸,總是聽得我內心波動不已。而且音樂的行、停、輕、重和劇情配合的相當的好,特別是天琴最後拒絕燕逍遙以後那段。我甚至覺得燕逍遙淚流下來都是有聲音的,就是那音樂的聲音。還有一段就是片子的最後一個鏡頭,燕逍遙和瑪瑙並轡於沙漠中漸行漸遠的配的那段男聲清唱,意韻綿長極有味道,真的是三日繞梁不絕啊!還有片頭片尾曲都相當別致。絲路的配樂真的是無一不美,相信愛樂樂團的高水準演奏也是相當重要的。

燕大俠是原則明確的刺客,雖是陷身紛爭之中,內心仍是明澈;只是俠士之刀雖利,卻斬不清世事紛擾,人心沉迷;所以他的目光是如此的疲憊;而我看著他的目光也更惆悵……

細看絲路,發現燕逍遙不時會有笑容,可能有時不能說那是笑容,頂多有點要笑的意思吧,但次次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是看了幾遍以後才發現的。但最喜歡兩部分的笑容,一個是和那些孩子在一起的笑容,另一個是他以前和天琴在一起的笑容。這些應該都是沒什麼負擔的,發自內心的最自然的笑容吧!

絲路的畫面和音樂常常讓我的大腦一片空白,胸中似有異樣的情感在湧動,卻很難以文字來清楚表明。

仔細回頭想想,最讓我動心的,仍然是燕逍遙與黑鷹的一戰,而最扣人心弦的則是沙鷄客棧的風雲變幻。還是不得不遺憾地說,絲劇像一顆顆晶瑩奪目的珍珠,沒有被一條結實可靠的鏈子連接起來,散落之後又難免有所損傷,或有雜質摻入,越是被那珍珠吸引,就越是覺得可惜,但卻無力改變。

《絲路》應該是一部很“耐看”的劇,一遍遍地反復觀看才能越來越多地品出個中深意。

絲路雖然劇情上不完美,但那種厚重磅礴的氣勢是一般的武俠鬧劇根本無法相比的,而且立意也很高,畫面之美、意境之悠遠更是遠超其他電視劇。

即使批評絲劇的一些不足,那也是在美玉上找瑕疵,但這片子仍然是很棒的片子。而且他的風格在電視劇中獨樹一幟,是難得的創新之作。

終於看到絲路了,看到燕第一次中毒被刀爺救走。真是一部非常奇特的電視,看的不多,但感覺就是非常奇特,沒看到過這樣的電視劇!

記得在絲路開拍前,MR. WU在回答記者對於燕逍遙這個人物的提問時,就說過,雖然是部武俠劇,可是有非常多的內心戲,他花了好多時間琢磨劇本和人物性格、心理,那時我便對燕逍遙這個人物非常之好奇,到底是個怎樣有“內心”的人物呢?

看過全劇後,奇隆確實給我了一個大大的驚喜,收與放、深與淺、動與靜……真真是恰到好處,文戲方面給人的感覺“是燕逍遙的這種性格在推動劇情發展,而不是表演者在刻意通過劇情展現角色性格。”武戲方面動作乾脆俐落,架勢十足。說到這忽然發現其實不應該分什麼文戲武戲,因為所有的表演都給人感覺渾然一體,全部都是為這個人物的性格塑造的,就好像那場燕逍遙為了瑪瑙而去警告南天星的戲,我印象也非常深刻,靜的時候站在那裡就讓人感覺一種逼人寒冷的氣勢,然後突然一下的爆發,當真讓人感覺這樣一個內斂而又爆發力十足的讓人膽寒的刺客的威力!

那場和黑鷹的戲我看的時候也總是在想:不知道是怎麼拍的?那麼陡的坡,全部都是尖銳的石子和嗆人的塵土,不知道演員在烈日下滾了多少遍才過的?

總之,燕逍遙這個人物,演員本身的表演、氣質和角色幾乎合而為一,從而使這個本身就魅力十足的角色更加的光芒四射!

看重燕逍遙,甚至迷惑於他,都不是因為他完美無缺,相反恰恰是因為他的“不完美”,沒有虛高到讓人高山仰止的程度,只願意遠遠地注視著他,心中為他祝福,「大俠,珍重。」

在《絲路豪俠》中,第一次領略了奇隆的演技。《絲路》是一部很需要費心的電視劇,而燕逍遙又是個很需要細心研究的人物,可能他的一個表情、一句話都有著特殊的用意。很佩服奇隆可以將眼神運用得如此遊刃有餘,蕭十一郎的樂觀率性,和燕逍遙的睿智從容,單從眼神,就可以將其區分。

昨天重溫了瑪瑙被南天星的人打傷後,燕逍遙去警告南的那一段,可惜我不會截圖!那一段還有緊接著後面的燕與趙虔的那一段對手戲都非常好看,特別是燕逍遙的眼神,正面的特寫、側面的特寫、陰暗中的特寫、火光中的特寫,憤怒的眼神、隱忍的眼神、溫柔的眼神、幽深的眼神……哎∼∼可惜我不會截圖!

以拍電影的用心去拍電視劇,夠抬舉觀眾了。如果某些觀眾非要說,不用,我就要看糙的,那可真是明珠投暗了。

絲路,就像燕逍遙,渾身上下沒半點媚俗的骨頭,喜歡的人,恭喜,就是拍給你看的。至於不喜歡的人,抱歉,觀眾定位不是您,拜拜。很簡單。

回品評《絲路豪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