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花與刺玫──第10、第11集初看

《至原發表討論處》

作者:茉莉
2005/09/08



【此為台灣電視播出之集數,非VCD之正確集數。】

  愛情花,是迎春花又叫石榴花。它那盛開的花瓣,是如此的鮮紅美麗,象徵著愛情的甜美滋味。

  但是,當一朵愛情花卻「因緣」、「巧合」的為三個人而開著時,是悲哀的。於是痛苦、掙扎、抉擇、難捨……種種的情懷在就會在三個人之間不斷的衝突著。

  依娥皇之前對晴兒的解釋,她對趙匡胤的念念不忘,是因為當初他們的相知相遇在先,他們有緣在先。

  而因為那份「不巧」--趙匡胤「不巧」養傷三個月無法赴約;娥皇「不巧」的與李煜在御花園相遇、琴絃合鳴,讓李煜對她有了情意;又「不巧」的因娥皇母親的阻撓不能在一起。以致在娥皇和李煜之間埋下了日後的誤會和隔閡。

  異時異地而對,如今看來,李煜和家敏之間的感情發展也是那份「因緣」和「巧合」──家敏出現在李煜最脆弱的時候,她的孩子氣、依性而為又契合了李煜的內在性格,她的主動、活潑和崇拜又是李煜當時自信心已全然喪失的情形下最最需要的。所以,家敏不巧的闖入了李煜的心裡。

  他們也因為「不巧」以致於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他們兩人「不巧」的從互不相識中滋長了愛苗;家敏「不巧」的是娥皇的妹妹,所以在御花園裡和李煜有再次相遇的機會。

  如果一開始他們就彼此知道對方的身份,如果家敏沒有留在宮裡,如果這樣的「巧合」不曾發生,他們不會有一個錯誤的開始。一如娥皇和李煜之間不會有一個錯誤的開始、和趙匡胤之間不會有一個錯誤的結束是一樣的。

  現在回過頭來想,李煜和娥皇其實是一樣的。他們在面對這樣的情感處理都是選擇隱藏、逃避。

  娥皇不願傷害李煜,她只想將那份往日美好的回憶珍藏心中,卻不能如願的,因著趙匡胤那溢滿的思念之情所帶來的禮物而被揭開了。不隱瞞繡帕用意是如此單純,卻引來更多的誤會和不信任。

  同樣的,李煜不願向娥皇談論他和家敏的關係,不願對她說納妃的事,不願在娥皇的傷口上撒鹽,他怕娥皇承受不住,他怕傷害娥皇;可卻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多情和作詞留情的詞人本性,終究是傷害了她,傷了家敏,也傷了他自己。

  李煜的一首金縷鞋在宮中四處傳著,比之娥皇繡帕上的「寡人猶待此春情」的殺傷力又如何?

  李煜帶給娥皇的那份不信任感的心痛,相比擬於李煜對娥皇失去了全心全意的信任的那份痛又如何?

  李煜和娥皇,他們彼此的情愛和不忍傷害對方的心意.恰恰傷害了他們彼此。他們那份因著巧合、緣份而不該有的另一段情感,也恰恰的帶給了他們無法承受的傷痛。

  於是,李煜切身的、真正的明白了他是誤會娥皇的隱瞞繡帕,誤會娥皇對著繡帕的眼淚。

  直到看過這一集,我才真正懂了,李煜是真的清楚他誤會娥皇的那段情。我個人也才真正對娥皇有了進一層的諒解。

  直到這一集,我才看懂了李煜看著娥皇時,那複雜的眼神中,所蘊涵的那份更深邃的情,更深的歉意,更深的因無地自容而無法面對娥皇的痛。

  娥皇以為她失去了李煜,她以為自己沒有家敏的青春和活力,因此失去了對自己那份自信心。

  就如同當初李煜以為他失去了娥皇,他沒有趙匡胤的雄才大略、治國能力,所以他失去了自信心一樣;他忽略了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一如娥皇忽略了自己的端莊賢淑是家敏比不上的優點一般。

  我相信,娥皇是瞭解李煜的,因為她曾經有過的掙扎,她懂得那份感受,所以當他們在戶外一家人共享午膳時,李煜想要對娥皇表白什麼,又難以啟口時,娥皇用手去*李煜的手,那是一種不需多言的互相了解、相互諒解。

  多麼相近的情感,多麼令人不忍一一表述的發展過程,再想到今天他們將要共同面對的喪子之痛,我………(哎!)

∼∼∼∼∼∼∼∼∼∼∼∼

  愛情花是柔美愛情的象徵。那刺玫呢?

  依裴厚德的說法,玫瑰花,非得要刺傷那喜歡它、想要攀折它的人,才能擁有那一份愛,愛情為何要傷害對方?裴厚德不懂這樣的愛。

  這種會刺傷對方的愛,卻帶著專一不變、一生只愛一個人的那份真縶和熱情,那種為愛寧願讓身上長了刺,不輕易任人折取的堅持。

  這樣的愛,李煜懂的。所以他才會情不自禁的被家敏感動,才會不知顧及後果的寫下了手提金縷鞋這樣描述偷情過程的詞句。

  這樣的愛,來的多麼不是時候。但已是無法收的住。

  當初,娥皇對趙匡胤∼因為愛他,依著趙匡胤當時的情況來看,為了他著想,所以她不得不忍痛拒絕他,鼓勵他去發展自己的一番作為。

  而李煜呢?他知道家敏承受的蜚短流長,他知道她的擔心害怕,他了解一個女子名節的重要,他是做錯了事,他們真的不該不理智的在一起。

  所以,與娥皇和趙匡胤的分手結果正好相反,為了家敏著想,李煜不應該不管家敏,任由家敏傷心的離去。

  所以李煜應該負責任的將家敏納為妃,何況,家敏並沒有要取代娥皇的意思,她只是想要被接納就足夠了。他的不忍對娥皇提此事,他的猶豫真的是害苦了娥皇和家敏了。

  然而,我覺得李煜是瞭解娥皇會承受不住的,所以才一直無法向她提出這個要求。看著娥皇知道李煜真的對家敏動了情,不是一時玩一玩或是對她所做的報復行為,而無法承受的模樣,不正是當初李煜知道娥皇對著帕繡流淚的意義而無法承受的心情嗎?

  因為他自己曾經親身體會那種無法承受的心情,所以他不敢對娥皇提,卻跑去對著自己的母后要求,要納家敏為妃。我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我不認為家敏的積極爭取是錯的,因為這也悠關她的幸福,她的名節,最重要的是她喜歡李煜。李煜對她坦言,他還是很愛娥皇時,她一點也不吃醋,看的出她只想和李煜在一起,而不是要取代她自己的姐姐。

  只是因為她還太小,方法不對。她還太小,而且本來就不是娥皇能忍堅忍的性格,加上外來的情勢又逼的她不能等待,才會有激烈的動作,如果從她的角度來設想,其實也是情有可原的。

∼∼∼∼∼∼∼

  同樣面臨情與愛的困擾,大宋的後宮顯得純淨、單純的多了。

  趙匡胤坦白的對豔娘說,他無法給她任何承諾,豔娘本也就不奢求。

  皇后更是賢良淑德的足堪任一朝代的模範。只是她無法釋懷的是沒辦法取代在趙匡胤心中的那個「影子」。

  難得的是,趙匡胤坦蕩的對她承認他曾經,而事實仍在的那一段情。趙匡胤這段話說的很好──因為傷的深,所以覺得痛;因為無法挽回,所以念念不忘。(意思好像是這樣,沒有逐字記得。)

  其實這也是和李煜的多情作了一個對比的。在劇中,也是不時的出現搭配對比、烘照的情形。

  後宮的對比,還有著後續;在南唐,保儀這個嬪妃的出現就是個伏筆,而大宋當然就是花蕊夫人了。他們都是在皇后去世後,才會有重要的影響吧。(我猜)



回品評《李後主與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