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

《至原發表討論處》

作者:茉莉
2005/09/14



  忍不住還是寫了,隨意說說,隨便看看。

----------------------------------

  花蕊夫人,顧盼明眸,嬌娜多姿,笑靨如花綻,濃郁若浥凝芳澤般的高雅氣質,有著不可輕狎的迫人光彩。

  亡國前,略帶有女君子的英氣,卻不盛氣凌人,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女子,她幫助豔娘順利出宮,她放過了微服來暗探敵情、卻因垂涎她的美色而不小心被逮的趙光義。

  國破家亡之際,更是表現的有節有度(真的覺得孟昶配不上她),她依舊侍國母至孝,她不甘因自己的姿色而受辱,本不願為了苟且存活,而隨孟氏家族遠去宋都城汴京,她寧願以身相殉國,卻因不忍孟氏家族三百餘口受她牽連,還是跟著孟昶來到京城。她協助放火讓未列宗親名冊的一些幼小孟氏血脈得以避難逃亡。

  這樣一個有著絕世艷姿、出眾才情、看似柔弱卻韌不可輕侮的女子,亡國後的命運卻更是令人嗟歎憐惜!

  花蕊夫人可以以色誘人,她卻極力躲避。可以卑屈奉承以安享富貴,她卻冷若冰霜,淡如寒秋,謹慎自持。她心中的苦,在孟昶被毒死,母后亦輕生離世後,更是無一處可訴,她心存報亡國之仇,她擔負孟氏家族的安危,還要忍受趙光義的虎視眈眈、威脅欺凌和羞辱。

  好一個柔弱卻不輕易摧折,不讓鬢眉的女子。

  這是亡國者的悲哀--身不得自由,行動不能自主,連身份都低人一等。(趙光義說她只能算半個人,喔,真想扁他。)

  尤其甚者,她不能像其他亡國者一般,苟安強忍就算了,日子照樣過的舒服。花蕊夫人因她的姿色平添了更多的惶懼和惴惴不安,那種孤獨無依、飄蕩蕩無根的心情,真是「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瀏濤演得很棒,真的感覺不出她有娥皇的影子,裝束也很成功,但不僅僅是因為裝扮上的區別而造成的差異,彷彿是明明白白不同的兩人,只是隱約和娥皇的面容相像,那流盼的氣質、整個人的風采神韻卻簡直是判若二人。這個花蕊夫人我喜歡,可是她還是一樣很命苦,個人比較疼惜她,要比娥皇多些。

∼∼∼∼∼∼∼∼∼∼∼∼∼∼∼∼∼∼

  亡國不好受,當個下屬國也好不到哪去。

  如果說花蕊夫人因美姿、因趙匡胤對娥皇的愛的移情作用致使趙光義的垂涎卻求之不可得……等等而受苦。

  那南唐呢?因為趙匡胤無法得到的愛也是受盡屈辱的,年年向宋進厚貢,屈承奉迎,宋當作南唐物資用之不盡,氣焰更盛,卻不知南唐國庫用度為之吃緊,相對而言,吃苦的也將是南唐的百姓,這宋朝可有想過?

  趙匡胤顯然已經習慣作一個惟我獨尊的上邦皇帝了。當他聽到朝臣跟他說南唐正在為立后的事爭執不下時,也許是因著他個人的情感因素,在未弄清楚狀況下,就咬定李煜在娥皇死後不久就急著立后,他依然用他自以為是愛娥皇的方式來表達他對娥皇的愛。

  他顯然是輕蔑李煜的,對於李煜在瓦官寺裡指責他南唐年年進貢還要忍受他的囂張氣焰,根本認為是應該的。他或許認為李煜辜負了娥皇,是個不可饒恕的罪人,他竟然要指定一個守活寡的女子去做南唐的國后,故意要整李煜,讓他過不幸福日子。

  (老實說,這樣的趙匡胤真是形象大損,這不僅是用權謀的問題,而是假著為娥皇出口氣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挾私怨報負的行為,這樣的所謂「專情的愛」的表達其實是不恰當的。)



  我比較著南唐的臣子和大宋的謀臣的差異。

  南唐弱,終日在上邦國的陰影下,小心奉承殘喘,他們的臣子有著明顯的兩類。

  一是盡量順著上邦國的意思,能做到什麼程度的配合,就盡量符合要求,像徐遊這類型是代表,滿口為人民百姓著想,要自己的國主盲目的忍耐,大宋說要聯姻就聯姻,趙光義要他們的國主有卑微的態度,他也覺得應該照做,(可惜李煜不買帳,李煜還真是「太強」了,呵呵。)猶如連支撐形體的骨頭架子都可拋掉,只為延留著還是一國的假皮相。(這正是我所不恥,無法忍受的,個人以為就這部分而言,李煜對徐遊實在太寬容,太懦弱了,不過話說回來,這才像李煜的個性。)

  一是忠心為主,竭盡心力保家衛國者,南唐到現階段還能撐著,像韓熙載、潘佑、林仁肇等人絕對有大的影響作用的。

  而宋朝呢,當然像慕容延釗那樣的忠臣良將必是不少,可是就劇中看到的,趙匡胤的近臣,宰相趙普,晉王趙光義,善用心計,為求自己個人(或國家)的利益不擇手段,不計犧牲別人,如今宋朝強大了,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私利,一個貪財,一個好色又狠毒。

  其實,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朝臣,沒有趙匡胤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縱和放不開的顧慮,不會有如此膽大妄為,陽奉陰違的朝臣。

  (喜歡豪哥的朋友不要激動喔,豪哥演的很好,我也是喜歡豪哥的人,我說的是趙匡胤,不是豪哥。對我而言,這個趙匡胤真的不討喜。)

  說到這,我真是有恍神的感覺。對劇中兩個皇帝的性格有一點倒置的錯愕。

  李煜,可以不顧安危,面對著晉王毫無懼色的不甩他,對晉王的威脅不卑恭委屈求全。被軟禁在驛館會生氣的緊握拳頭。聰明到會用智謀制服守衛,逃出宋兵的監控。會不懼勢孤無援,不南下回金陵,卻往西行要去質問宋皇帝是否聯婚只是個騙局的意圖……。這樣的李煜只差手無摶雞之力,幾乎是完美的,太過完美了,超級勇敢的被迫害者形象(遠遠超過我的期望值)。

  而反觀趙匡胤呢,容我用另一個角度來看。

  他的行為模式幾乎可以預期,每當他的臣弟,他的愛臣趙普做出有違仁義道德,不公不義的事情時,諸如南唐錢幣改革的破壞行為、孟昶的被毒害、乃至於趙普的堂妹被逼的落髮為尼、趙普收賄、李煜被他臣子二人軟禁可能有生命危險……等等。他都可以跟自己說──這是自己人不可以為外人公然責備他們,這也是為統一的不得已之惡(統一江山成為最佳的藉口)。所以,趙匡胤心中設定的正義、公理、為別人著想的目標,和滿口的仁義道德、知情知義,最後付諸實際的都恰恰是相反的結果。

  他雖然會愧疚,在私下對趙普等會責罰,但顯然是不痛不癢,而且讓他們更肆無忌憚。

  如果每次的假設都是趙匡胤事前沒料想到他的部下會做出這樣離譜的行為,那就顯示他太不瞭解自己的臣子了,他的用人之明有問題。

  如果不是,那就是放縱,而這樣的縱容、包庇正好坐實了他的臣子的惡行,就另一層面觀之,這算不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懦弱、無能呢?

  趙匡胤反成了一個循私、懦弱、無能力約束自己臣子的人(如果不當他是口是心非的偽君子的話),這樣的趙匡胤看的令我想哭。

  他最後會放了李煜回南唐,不是因為他想要彌補自己臣子的錯誤行為,他甚至還大言不慚、義正辭嚴的喝斥韓熙載和江正。

  他是因為家敏的勇敢,家敏決心和李煜一同了脫生死的無畏懼的行為,讓他想到如果當初娥皇能夠有家敏的一半勇氣就好了,他和娥皇的感情就不會無疾而終。因為這樣,他才放了李煜,打消了賜婚的主意。

  他的受困於私人感情,從對自己弟弟、自己臣子的「照顧」,到對娥皇的念念不捨,趙匡胤簡直就是一個背負著沉重的情感包袱的人,趙匡胤的性格是這樣的?

  呃,我除了錯愕,還是錯愕。

  恕我口直,心裡這樣想就這樣寫,也許李煜和趙匡胤不是我看到的這樣,可是這是我的感想,也許每個人看過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絕無刻意挑釁之意。

∼∼∼∼∼∼∼∼∼∼∼∼∼∼∼∼

  再說一下南唐的聖尊后,莊嚴的辭世了。昨天最後的橋段一樣令我欣喜、感動。

  (聖尊后最後的這一程,李煜為她作最後的穿戴的過程,看的出製作的用心和考究,演繹的挺好的。)

  聖尊后真是一個世情看透的人,他知道自己兒子往後的路必是難行必得忍行、再無任何依傍的寂寞、孤獨的路(不是因為小周不能為所靠),她甚至可以想見南唐的命運,因此對自己的兒子更心疼,但是她也無能為力了。這是多麼深痛的悲哀。(等到看碟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欣賞聖尊后。)



回品評《李後主與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