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仁、不義、不智

《至原發表討論處》

作者:茉莉
2005/09/19



  說不寫,還是寫了,沒辦法,我是管不住自己的善變的女人,咯!

------------------------------------

  「不仁、不義、不智」,當這句話在瓦官寺第一次出現時,是趙匡胤對著娥皇和李煜的面說,這是他不伐南唐的條件。當時的我,幾乎心下已然明白這接下來的南唐的亡和南唐主的「昏昧」、「不仁、不義、不智」會是如何的關聯和布局著。(絕無拆台的意,實在是布的太明顯了,咯!)

  趙匡胤說:除非李煜有不仁、不義、不智之類的行止,他才會攻打南唐。有些事,揭示的越清楚,本身就成為一個最大的攻擊點,我不願用臆測的心來看待趙匡胤這樣作法究竟是無心的,還是意有所指,諸君自我解讀體會。

  但事實上是(我指劇中),這給了趙光義和趙普一個強而有力的根據,製造一些能讓李煜不仁、不義、不智的事端。

◎離間計是計謀一

  利用李煜最信任的韓王,製造林仁肇通敵賣國的情報(而且是不著痕跡的巧妙手法),既可除掉林仁肇,又可製造李煜的昏昧不智。

  林仁肇之死,該歸究誰呢?

  一個是韓王──至親的弟弟、平日冷靜建言國事,且宿與林仁肇相親善友好,他為國事不惜在宋為人質,不惜擔受著書信被截會危及生命的風險,忍痛將朋友之間相殘不義的私情割捨。這樣的人傳來的消息,該信或不該信?

  一個是林仁肇──忠心死諫,不惜以犧牲全家族性命來抗宋,終身戎旅保國土,赤膽忠心衛國的大將;即使到最後一刻,李煜心裡其實不曾真正懷疑過他的忠心的。(要不是有徐遊在一旁激怒林仁肇、在一旁煽風點火,李煜不會下錯決策的。)

  如果,如果是我在那一抉擇的一刻,該相信那一方呢?我想,一樣很難決定。

  所以,關鍵不在李煜信不信任林仁肇。也不是李煜沒有正確判斷是非的能力。

  間題在李煜不該衝動的下「斬立決」。

  而韓王的輕信不查,也是林仁肇喪命的主要原因。韓王和李煜二人從來都不懂、也不會使出這樣的離間詭計。(也不知是南唐的宮廷教育太成功,還是太失敗?令我無奈的慘然一笑。)問題在韓王和李煜太相信趙匡胤這樣的大國不會使用這種下等的詭計。

  李煜太受徐遊這等臣子的影響了。(個人以為,這是唯一該歸責于李煜的錯誤。)

  他原本只是要將林仁肇交付審議,卻聽信徐遊的話,怕宋軍以此為藉口來伐南唐;他原本要請陳僑來商議,卻聽信徐遊道:「陳僑一向與林仁肇相好,必會為他開脫。」(說到這,真想罵李煜,為什麼不會立刻反推徐遊一向與林仁肇不友好,必會加油添火,亦是不可完全的聽信。笨笨的李煜!歷史的宿命!哎!)

  一切的問題都還是歸責于李煜性格上的溫吞、懦弱。他應該對徐遊的話保留的,但他没有。他應該在後悔的時候及時挽回的,卻猶豫不積極。

  林仁肇的死,真的是重創南唐(無論是外在軍備還是內部向心力的凝聚),也重傷李煜自己。他是懊悔不及的痛苦著。

  不過,以我個人來看,國祚長短,國家命脈之存亡,不是單一事件之偶然。李煜即使没有殺了林仁肇,宋會就這樣輕易放棄,而不再另想其他的計謀嗎?

  再更推一層,即使林仁肇仍得李煜的信任,仍帶領水師,南唐就抵擋的住宋軍?宋就攻取不下南唐嗎?

  也許是一場死傷更多的一戰也未可知。(歷史不可能重來,諸君自我推想,咯。)

  所以,可嘆的是這件事更暴露出李煜性格的缺點。可嘆的是林仁肇不是戰死沙場而是枉死法場。(正如趙匡胤所說的,但這不就是大宋所樂見、所設計的結果嗎?)

◎要南唐上表自損是計謀之二

  晉王趙光義,瞞著趙匡胤逼李煜要將南唐的各官職降層級,因為他們已自去國號,所以要貶損,這引發了老臣潘佑對國主的不滿到了極點,自林仁肇被誤殺後,他對國主仍不遠徐遊等人是不滿的,所以潘佑在絕望之際說了重話,不久在宅中自鎰身亡。

  關於這件事,我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其實潘佑的死不能全怪李煜,潘佑是心死,而要以身做最後的警諫,但那是李煜不願看到的結果。潘佑自始至終是不了解,或者應該說不認同李煜的一再退縮的作法。

  而李煜是否完全因為受徐遊等人的影響以致於如此退怯、軟弱,讓宋予取予求呢?也不見得。

  延續之前李煜下定決心不願與宋軍開戰的底限──宗廟得保,江南百姓無傷。

  在這樣的中心原則下,李煜絕對會顯得懦弱、無顧國家尊嚴的退讓,對潘佑這等忠臣而言,李煜絕對是誤國的無能。

  在李煜的心中,在面對宋朝的欺壓時,是有一致的處理原則的。所以他很清楚,他不是受徐遊的影響而做出屈承的決定(除了誤殺林仁肇那件事以外)。所以他沒有「遠小人」的問題。但是,潘佑不瞭解,徐遊也不瞭解。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潘佑也是中了宋的計謀,他的死,讓李煜真的坐實了「不仁不義」的罪名。

  以我個人的看法,如果要說李煜是懦弱無能,也對。但絕不是世人所認知的那種定義。

  總之,這二件事成就了李煜的不仁、不義、不智,成就了宋伐南唐的最佳口實。

  如果一切事情的發展,不是操之在我的掌握著,而只是被人利用性格上的弱點擺弄的結果。那,我寧願說這樣的結果,是歷史無可奈何的宿命。

  歷史命運既是註定的,但是有人要被罵無能、弑忠臣∼千千年。於是,其間也會有像我這樣的人∼ 一邊罵著,一邊為他惋惜者。

∼∼∼∼∼∼∼∼∼∼∼∼∼∼∼∼∼∼

昏昧不智,與天命

  昏昧、不智,這等事不止適用在李煜,其實也適用在趙匡胤自己。(先別急著否定我的看法,我的原意也不是要指責趙匡胤。)

  編劇太善良,讓整個製造南唐主的不仁、不義、不智的布局,趙匡胤完全像是個局外人。

  從所有的完成統一霸業之布局的最開端算起,又一次,一切都是趙光義和趙普的計謀,以及李煜的太軟弱、屈從,成就了「不仁、不義、不智」這個像明幌幌的「正義之師」的出師之名。(覺得編劇真是極具幽默的諷刺的長才,歷史用這種諷刺的手法來表現,看的真刺激,好看!)

  趙光義成了「大惡人」,從歷史的正確性觀之,雖替他感到委屈,總覺得他雖不如趙匡胤,應不致如此像個無恥之徒,但是也讓我看到另一個「昏昧」的新解。

  那就是∼

  一個人,無論是多麼的以「賢明、理智、為人著想,予人伸張辯白的正義存心」──這樣的理念來自許;如果:旁人有心作為,又對他的性格弱點瞭若指掌,又可以使的上計,那麼,這個人終還是會作錯判斷、行下錯誤的決策、傷害了別人,以及留下來不及改變的懊惱後悔。

  這樣的「昏昧」行為,在李煜身上用過了。在趙匡胤的身上,也同樣適用。

  從趙匡胤處理花蕊夫人與趙光義之間的糾葛以觀之:

  當趙匡胤看到花蕊夫人被趙光義又擁又吻的勉強承受的臉上表情時,他没有明顯感覺到花蕊的不妥,他問花蕊夫人是否是喜歡趙光義,也沒有察覺到花蕊夫的隱忍勉強,還真把花蕊就要送給趙光義;當豔娘為花蕊去求見趙匡胤不成,第二天就被殺害又被以懸樑自盡的手段作為掩飾。在他探得實情,而且幾乎已經知道會是誰做的時候,他依舊遮掩事實不處理,一直到發現花蕊要逃亡躲避趙光義的魔掌,他才不得不面對事情的嚴重……。(但他仍一如以往,放縱自己親弟弟的過錯。)

  這一切的理由,只因為作壞事的人是他的弟弟。他背負著一個「金匱之約」,所以他任由自己的情感因素又一次勝過了理智。(他一直是如此,我好像己經接受這樣思想行為與情感自相矛盾的趙匡胤了,咯咯!)

  所以他的礙於私情,他的不智的偏袒,造成了豔娘不明不白的死,造就了花蕊的悲慘命運,也造成了自己帝王之位的得失。(還没看到這部分,僅根據傳說的部分說法推測。)

  這算不算是另一種「昏昧」、「無能」呢?

  我不是要批評趙匡胤。

  因為個人認為趙匡胤和李煜沒有很大的不同。很少人能在這樣的──如果旁人有心作為,又對他的性格弱點瞭若指掌,又可以使的上計──條件下,還可以經的起人性的考驗,而不做出「昏昧」、「不仁、不義、不智」的行為的。

  所謂的「昏昧」、「不仁、不義、不智」真正是不如外在顯示的單純意義,也許這是此劇要闡述的另一個思想概念吧。(個人推測)

  由這個角度觀看,這部戲還真是,好看!

  至於,誰能算是真正的成功者?誰又是失敗者?真的很難從表面的或一時的輸贏、風光來論斷。

  誰該為亡國負責,誰該為帝位的去留感慨,誰是歷史的罪人,誰又是歷史上那個權謀的受益者,更不是我關心的焦點,我把它視為「天命」。

  天命不可違,天意不可測。

  一朝一國的興亡,在歷史的長河裡,任由後人嗟嘆、感慨、反思;它還是會自我反復的不斷重演著、重蹈著前人的腳步、重復的興起∼強盛∼衰敗∼覆滅;我覺得真的不是我看此劇的重點。

  這樣一想,對於劇情符合歷史的真實性有多少,倒是可以釋然一些。



回品評《李後主與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