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詞文看李煜

《至原發表討論處》

作者:曉寒
2005/12/09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詩三百篇,大抵賢聖之士發憤之所為作。

  最近在看詞,非常喜歡李煜了呢!對茉莉的文章深有同感,接著說:

  「李煜的詞在題材內容上前後期雖有所不同,但無論前期後期,又有其一貫特點,那就是『真』。抒寫明朗,情感真率,是李煜詞最顯著的特點。」(《宋詞二十講》)

  後主寫詞,不拘泥于辭藻的精深華麗,而是借詞抒情特質,直抒胸意,以自然的、形象的、淺近的語言表達自己最深切的哀痛和最深沉的感慨。

  我曾在論壇看到有人說,李煜的詞幾乎不用背,只要看一遍就朗朗上口,「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這些詞看似信手拈來,讀來流暢自然,可是卻餘味悠長,令人讀後心潮起伏、浮想聯翩,思緒難平。

  後主常以白話入詞,有人曾以粗頭亂服的西施比做後主的詞——雖粗頭亂服,不掩其國色天香。後主之詞没有蘇辛之詞的豪放壯烈,不比溫詞的精嚴華美,但勝在其渾然天成、真摯深厚的氣韻。

  在李煜之前,詞多為「花間」、「尊前」,歌筵酒席、綺靡溫馥、花柳風月、傷春恨別。至李煜,「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王國維語)

  所以後主對於詞風的轉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我想這大概也是他被譽為「詞帝」的重要原因之一。

  說到這裡,想起來前幾天和一個網友聊。她說有時後主的眼神和若寒的有幾分相似,時時流露出純真和深深的憂鬱。我於是問,那和若寒有什麼不同?她想了一下說:「若寒吧,感覺心裡有事,後主不同,他真的是心裡不藏東西的樣子。」:PPPPPP

  是什麼原由讓他在亡國後有如此強大的文字震撼力?

  我覺得,便是他所有詞裡的那片拳拳之心,那份毫不掩飾的真切摯懇之情。

  看了那麼多詞,發現凡是能名留千古的詞人,凡是能流芳千古的詞句,都是那些用心寫的。

  蘇東坡、李清照、柳三變,莫不如此。有精神的詞才會有神采,有真情的詞才有神韻。那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為寫詞而寫詞的,一味雕琢文句艱深難解辭藻的寫詞人,是永遠寫不出打動人心深處的作品的。



回品評《李後主與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