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主第34集

《至原發表討論處》

作者:曉寒
2006/08/04



  今天週末,終於有了放縱的時間,隨便拿出後主的一集重新來。

  宋廷逐漸強大,前後出兵滅了孟蜀和南漢,南唐岌岌可危。就在這個時候,後主卻為了「事其恭順」,下令將林仁肇調離水師,並和徐游等一干大臣在青山寺閉關祈福。林仁肇得到調令,驚詫莫名,帶領副將衝到青山寺冒死兵諫。在這之後,澄心堂中,圍繞對於宋廷態度,佞佛之害,戰事攻防,林仁肇、徐游、陳喬、潘佑進行了一番激烈的辯論,雙方引經據典,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精彩分呈。看得我心中直呼過癮!

  之前確實看得太快了,注意力多放在劇情,好多對白没來得及細品。對這一段激烈精彩的辯論當時竟没有太多的注意!一時衝動就拿起筆想把這一段全部記錄下來與JMS共享。可是記到後面實在不行咧-_-!!

  這段戲時間雖不長可容量巨大,一大段一大段的臺詞,要想全部記錄下來工作量可不是一般的大。最後只好放棄,記了片尾這一首詩了作彌補。慚愧慚愧,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這首古詩是蘇武出使匈奴之前寫的。南唐情勢危機,江正用佛經中的故事說服李煜私下前往宋與大宋皇帝談判,以換得兩國的和平共處。李煜雖然深知這樣做的危險,還是接受了這個建議,並將此事隱瞞了小周后。在出發的前夜,李煜仔細地為妻子梳頭,一邊吟出了這首詩。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



  剛才google了一下,找到整首詩是這樣的: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歎,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

  之前大臣一番辯論固然精彩,但在我看來.後來李煜回到後宮對小周后說的那番話卻更有趣味。從中可以看出李煜心中很多真實的想法、他的個性(這樣的個性是最終導致他亡國結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和處世的態度,以及決策的最終出發點:

  朕正是以家國為重,才要信佛。佛門講慈悲、講感化、講與人無爭。這也是合乎聖賢垂訓的啊!盧絳說要滅吳越,以立國威;林仁肇也說過要收復淮南、要焚毀宋廷的戰艦。可在朕看來,那些提議都是在賭,是賭最後一把。贏了固然歡喜,可要是輸了呢?朕不能給宋朝廷帶來伐我江南的口實。孟蜀和南漢的殷鑒不遠,他們全都是先自尋禍端,國家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就滅亡了。趙匡胤雖有野心,可只要我朝能夠忍辱負重、事他恭順,先換取他的善待,那我們大唐就有更長的喘息的時間。也許佛祖保佑,到時情況對我們有利也未可知。

  朕勤拜佛,不只祈望佛力保國,更是求以佛力超脫內心,獲得堅忍的力量。

  哎∼∼∼可以看到後主天真可笑的一面。可仔細一想,他的方法雖然消極保守,可也不是全無道理。林仁肇之前提出的假裝反叛以及燒毀宋軍在造軍艦的計劃,雖然積極可行,可是風險卻也極大。

  李煜對弟弟從善說:大臣們當然都是為國家朝廷著想,可是我作為一國之主,要為所有的百姓們著想。

  在後主看來,只要保得江南百姓免受戰爭苦痛,他當不當國主,去不去國號都是無所謂的。只是他實在太天真,也不明白當下的情勢,已是到了非放手一搏不可的了!委屈不能求全,苟安又能多久呢?



回品評《李後主與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