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唯美說《梁祝》: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至原發表討論處》

作者:遠
2003/11/05



  一對翩翩翻飛的蝴蝶,一曲優美的《梁祝》。從小就偏愛蝴蝶,就為了這《梁祝》。

  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桃花盛開,春光明媚,鵲兒吱吱喳喳,車子呀呀伊伊。英台,乘著春風,沐著陽光,來到註定和山泊緣聚之地。

  書庫初識,饒有情趣,說笑打鬧,同床共眠,不知你是男是女?一碗水,見證了光明磊落,無猜無忌。

  夜讀,山伯那麼認真,英台是不知所以。敲鍾,有趣,擠眉弄眼,你望著我,我望著你。

  糟了,要考試,怎麼辦?作弊!紙條伸手拿不到,山伯把它輕輕一踢,悄悄的到了英台手裡。老師望過來了,山伯往他身前一站,快把視線擋住,「請問老師,詩經一共有多少篇,可以怎麼解釋?」“頭懸梁,錐刺股”,山伯是因為我,英台長這麼大,還是頭一遭,沒辦法,豁出去了。

  課堂打瞌睡,山伯為英台頂罪,(嘻嘻!搞點小把戲糊弄老師,古時候就有好例子。)英台罰站心委屈,潸然淚下無奈時,一襲白衣映夕陽,暮色靄靄琴聲麗。樂韻從手下涓涓淌出,吹皺一池春水,心泛漣漪。念念不忘,魂牽夢縈,少女春心,揮之不去,情愫初起。

  從此,或促膝長談,或追逐嬉戲,化妝癡凝,春心已已。心心相印,形影不離。

  一幅幅美妙的生活圖畫,青嫩欲滴的愛情是如此真摯。

  英台要離去,山伯來相送,山坡上,依依不捨,深情相擁,終於捅破了那層窗戶紙。原來此山伯非彼山伯,吳氏山伯不是那個呆頭鵝,早就知道英台是個女孩子。狂風暴雨,山洞躲避,一句「亂就亂吧!」衝破藩籬,男女之情,古今皆一。觀音像下,山盟海誓。兩情相悅,兩心相許。我我我,你你你,兩顆心誓要在一起。

  談何容易,談何容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有對稱的門第。 一曲沈痛哀傷的樓臺會,如泣如訴,互訴衷情,面對現實。怎麽辦?逃吧,絕不屈服,那怕只剩一線生機。

  漫天風雨催新梨,棒打鴛鴦兩分離。這邊厢,山伯傷重病塌上,杜鵑啼血濺信紙。心不甘啊心不甘,「我還沒見到英台呢!」豈能就此別去?軟軟滑下的手,大大睜著的眼,盍然而逝終不閉。那邊厢,英台倚窗盼信息,鏘然一聲琴弦斷,血染信箋明心裡。肝腸寸斷呼蒼天:「為什麼,為什麼,要先我而去!」眼裡淌下的不再是晶瑩的淚,白紗巾揩的是從心裡流出的殷紅殷紅的血滴。

  鼓樂齊鳴,紅色的衣服,紅色的臉,紅色的轎子,紅色的嫁妝。紅潮喧天,排山倒海鋪天蓋地。只是感覺不到喜慶,不像送親,倒像是送殯,彌漫著說不盡的淒淒慘慘戚戚。

  「山伯,我來了!」扔掉鮮紅的嫁衣,露出早已穿好的麻衣素服,任憑淚水雨水,洗掉一切矯飾。字字血,聲聲淚,「無言到面前,與君分杯水,清中有濃意,流出心底醉。不論冤或緣,莫說蝴蝶夢,還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至性至情,生死不渝,沒能抵抗人間的封建勢力,卻能感天動地。烏雲滿天,狂風疾起,墳墓霍然裂開,英台挺身撲下去。

  風和日麗,晴空萬里,一對蝴蝶,翩翩雙飛;莫說莫論,前世今世,傳誦千古,還有梁祝。

  多年前拍的《梁祝》,當時被譽為唯美經典代表之作,現在什麼時候重看,都一樣令人動容。

  素有不文之稱的黃霑,碰到千古情愛,就成了聖手,香港無人能出其右。一闋《梁祝》,詞填得那麼旖旎動容。天籟般的音樂繞耳,徘徊不去。張叔平的美指,潑灑得漫天繽紛的色彩,人物的造型,服裝的設計,恰到好處,今天看起來仍然不過時。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徐克,擅長舊瓶裝新酒,對於古裝故事,情有獨鍾,還特別善於利用和翻新以往的敍事模式:假托故事,放手虛構;只求精彩出眾,不拘事理考據。並在電影語言與特技手段的運用上全面創新。徐克拍新武俠片是一代宗師,玩弄起愛情文藝片卻也是如此拿手。

  前半部分梁祝相識相戀幽默輕鬆,明亮活潑;中間十八相送深情繾綣,依依不捨,並開始蒙上憂傷抑鬱的色彩;後面抗婚哭墳憤慨激烈,哀傷慘痛。前面的喜更忖托出後面的悲,兩厢對比,把悲劇氣氛營造到了極至,達到了高潮。

  色彩背景的運用也很好的為劇情服務,大色塊的運用非常有情調,白色明麗是相逢,藍色浪漫深情是相戀,依依不捨山盟海誓變成了橙色,最後濃烈悲壯的鮮紅表現了寧死不屈的抗爭,感情濃烈,情景交融,把整部影片渲染得極度華麗唯美。

  細節的處理也很考究,匠心獨到,處處皆圍繞著突出主題。英台腳上的繩子代表了封建社會的束縛,臉上濃濃的粉像徵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像戴上假面具般的虛偽,更突出了梁祝真心相愛的可貴。畫在紙上的蝴蝶,猶如禁錮在封建勢力下的梁祝,為後來的衝破束縛振翅飛向自由天地,作好鋪墊,埋下伏筆。山伯坐著竹轎去提親,風吹過單薄的彩禮,和馬家隆重的下聘隊伍兩厢映忖,預示了此去只能是千秋悲劇。

  最值得稱道的還是戲中對這個愛情傳說思想內容上的翻新改造,使之既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意識和理想意念,卻又以積聚久遠的固執,保存著張揚自由愛情理想的中國古典戲曲風韻的核心。

  首先,是對梁山泊這個形象的顛覆改造,一個充滿陽光的梁山伯。雖然仍然是憨厚單純癡情,但不再迂腐呆板。他幽默開朗,聰明活潑,神采飛揚,有時還會使一點小小的壞。書庫裡,他會和英台打鬧;敲鍾時,會擠眉弄眼扮鬼臉;考試時,會機智的幫英台作弊;復習時,能想出頭懸墚的巧主意;課堂上,講義氣的為英台背黑鍋;球場上,龍騰虎躍充滿青春活力;撿到文胸,結合以往種種,能猜出英台是個女孩子;給英台描眉化妝,會情愫萌動,春心初起。這樣的男孩,很有一種現代感,才能讓今天的女孩子喜歡,才能讓今天的女孩子接受。他們之間的同窗共讀,耳鬢厮磨的情景,心靈相通,活脫脫是一幅現代校園青春戀曲的畫面,現在的青年會覺得很熟悉很親切。同時,展現了他們的感情是慢慢的發展起來的,為他們刻骨銘心的愛打下了基礎,後來的非君不嫁,非卿不娶就順理成章。

  其次,十八相送一折,戲劇中的梁山泊只是個「牛皮燈籠——怎麼點都不明」的如同白癡般的呆頭鵝,兩人的交流都局限於英台的一厢情願。而電影中的相送是互動的,因梁一早就知道祝是女孩子,並已早有愛慕之心,所以祝一旦向他表白,一向掩飾著的感情就如決堤之水傾瀉如出,一句「亂就亂吧!」讓兩人的感情捅破了彼此間的窗戶紙,就有了觀音像下的山盟海誓,以身相許。兩人之間是互相選擇,對等的心靈相通,不矯情,不虛偽,感情升華到一定的程度就有相應的表達方式。因此他們感情的表達非常的勇敢,非常人性化,人物個性有血有肉,很符合現代人詮釋感情的方式,以後的抗婚,逃跑,以死相殉,也就更有說服力。

  再有,自古讀書人要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是考試中舉,登上龍門即能天下知。影片中把梁改成已中並有了一官半職,而梁祝也天真單純的把希望寄托在山伯高中上。但即便考中又如何?這裡一改書生高中必能共偕于飛的俗套,兩個年青人的抗爭勢單力孤。「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出身低微敵不過當時士族門閥森嚴的政治聯姻制度。曾經也有過美好的愛情憧憬,但屈服於現實,反過來作為封建勢力的代表壓迫下一代的英台母親說:「你們年少無知到了以為你們不喜歡就可以改變這一切。」殘酷的現實註定了他們悲劇的宿命,突顯了封建勢力的頑固。

  最值得寫上重重一筆的,是由梁山伯的無所作為的抑鬱而終,變成梁祝抗婚雙雙出逃不遂,梁被毒打傷重而亡,形成了該劇的一個高潮。抑鬱而終太窩囊,太消極。梁祝兩人都變成了敢愛敢恨的人物,他們對美好愛情的忠貞執著,義無反顧,在悲切哀怨無奈的同時,也充滿了悲壯激烈的情調。他們知道沒辦法改變英台父母的決定後,毫不猶豫馬上出逃;山伯傷重之時,還掙扎著要去找英台,並痛斥祝母,最後才血濺信箋,不甘而逝;這兩幕,不由得讓人為他們的勇敢拍手叫好,為他們的不幸而扼腕嘆息。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靈,賺取了多少觀眾的熱淚。「不思量除是鐵心腸!鐵心腸也愁淚滴千行。」他們對封建婚姻的不滿,對封建門閥制度的不屈服,勇敢的不顧一切的爭取自己所渴望擁有的東西,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雙雙出逃就有了很強的反抗意識,更好的突出了反抗的主題,極有現實意義。

  徐克這一系列情節的改動,真是神來之筆,對傳統的《梁祝》很多陳腐觀念進行了顛覆。由不得人不佩服。這些現代意識的注入,更能够為現代人所理解,所接受,所感動,更能和我們的現代觀點,審美理念產生共鳴。

  吳奇隆拍該片時很年輕,意氣風發,神采飛揚。雖然演技青澀,但勝在鬆弛,自然流暢,質樸而不造作。和楊采妮一對金童玉女配合默契,很好的詮繹了這個外型俊秀,陽光儒雅,憨厚寬容,聰明單純,可愛癡情,洋溢著青春活力,有著勇敢的反抗精神和對美好愛情不懈追求,非常人性化,有血有肉的現代版梁山伯的形象。這個吳氏山伯,更為當今青年所愛,因而成為他的一個經典角色。

  這部電影風格前衛,大膽的重新詮釋人物感情的方式比較貼近現代年輕人的情感表達方式,時代不同了,古老悠久的民間傳說也要經過前衛的包裝,注入新潮的意識形態和情感理念,才易於為今天的青年所接受,也才會有更強的生命力。

  梁祝,早就超越了僅僅作為姓氏而存在,他代表了忠貞不渝,至死相隨,寧為玉碎,不為瓦存的愛情悲劇,是展示愛情聖殿玉碎宮傾的人生長恨歌。可歌可泣,亘古流傳。

  歲月悠悠,山河依舊。《梁祝》這舊瓶裡裝的新酒,釀得如此酒香醉人,醇厚綿長,使一個古老民間故事裡的人物獲得了靈魂的延續。「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一部好電影,一個好角色,真的是歷久彌新,魅力長存,天長地久,「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曾有這麼一件事:

  有個朋友是個高中音樂老師,上學期學校要她在區裡上一節公開課,她來找我商量,我記得高中音樂教材有一課是音樂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就建議她挑這個內容上。一來《梁祝》這首曲確實經典,我也確實喜歡,二來想借機檢驗一下經過重新現代包裝後的古老故事在青年中有什麼反應,以及他們的接受程度。再加上也有點私心,想趁機推銷一下吳。

  我把吳版《梁祝》借給她,(以前很多老師上這課時都是用樂團現場演奏版,效果不好;用戲曲版太長,畫面不配合,也不行;濮存昕版又太爛了;所以對於我推薦的吳版她沒什麼異議,也沒察覺我的有點別有用心,她根本不知道我對吳這幾部戲情有獨鍾,對吳大有好感。)

  我建議她在上課前先把影片完整的放給學生看,讓學生們先對整部影片、完整的故事有個感性的認識,可以幫助他們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然後配合音樂輯錄一些能很好的表現音樂主題的相關畫面,在正式上課時結合音樂進行作品分析。然後我和她一起看影片,研究哪些鏡頭有用,值得剪輯下來,甚至還熱心的幫她把教案脈絡大綱,課堂串場詞都寫好。

  事後她告訴我:放影片給學生看時,學生們都很感動,大半學生都哭得稀哩哇啦,覺得影片中人物的感情跟他們很接近,很有生活氣息,令他們很感動,很有共鳴。到了正式上課,學生情緒都很飽滿,課堂氛圍相當好,整節課非常出彩,評價相當好。她還高興得請我大大的吃了一頓。

  後來七月份《蕭劇》熱播,她還打電話向我推薦,說是那個演梁山伯的吳奇隆有一部《蕭十一郎》不錯,她的那些學生也喜歡,建議我也看。當時讓我竊笑不已,樂得不行。

  經典的魅力是無窮的,經典角色讓演員永保藝術生命常青。



回品評《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