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言隨筆1--《有人說愛我》

《至原發表討論處》

作者:山居
2004/01/27



  將「不負責」系列結束,是因為當初起這個名字純粹是為了嘲弄《少年王》的投資方和創作人員。後來寫的那些鬧劇評論,因為也覺得文章基調比較貼切標題,就一直「不負責」下來了。直至寫到《有人說愛我》,態度開始端正,覺得其實依舊使用這個標題不太好了,所以就趕快改了它吧。

  所謂言為心聲,我寫文章從來就是想到哪裡寫到哪裡,從來不注意技巧結構一類,所以稱為雜言隨筆倒也不錯。

  看完《有人說愛我》之後有種自省般的沉重,在堅持與放棄之間世人大多選擇了簡單的,或許是沉下去要比努力向上爬輕鬆得多了。

  猜想這部戲設定的觀眾群應該是那些有些年齡、有些經歷,年齡在25歲以上的人吧。(TO檐上青青草,這絕對不是一部看帥哥美女的青春片。不過你放心,也沒什麼真正的激情戲,畢竟這是文藝片。片中的角色看到後來會忘了他們的容貌出眾,只覺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看到身邊人的影子——生活不完美的影子。所以,我建議你最好想辦法弄一套看看。)

  看到將近片尾時高釗文和阿珍(是心中所想?)的那段兩人相互的告白,一個解脫了,一個放棄了,歎了口氣:「總之,一切結束了。」

  現實生活的月有陰晴圓缺,在高釗文的筆下化做了「千里共嬋娟」。不知怎的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周圍的大家,年齡越增長就越偏愛接受大團圓結局,是否也是和高釗文一樣的心理補償?

  很奇怪,看完這部戲後覺得《有人說愛我》這部鍛煉演技的純文藝戲應該說是吳脫離朱導鬧劇後的一次成功的轉型之作,是吳在演技上的一次質的飛躍。我相信這部戲對吳來說應該具有不同的意義。這部戲並不是很老,看過的人應該不會很少吧?為何卻絕少在關於吳的幾個網站上聽到關於這部戲的聲音?沒人說好,也沒人說差,就好像它和朱導的系列劇一樣。好像正爾八經地評說《有人說愛我》的,山居還是第一個。搖搖頭,不解。

  在吳的這許多作品中,純粹從演技角度出發,覺得能和《有人說愛我》抗衡的只有《俠女》、《蕭十一郎》和《少年王》,但那些戲都是後來的作品。應該說是《有人》奠定了吳演技的基礎吧?如果論整體水平,那麼個人認為《有人》介乎于《梁祝》和《蕭十一郎》之間。畢竟連續劇比較長,難免有些疏漏和粗糙的地方。



回品評《有人說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