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责评论1 
少年王---超现实动作冒险剧

《至原发表讨论处》

作者:山居
2003/10/12



1.不忠实于原着

  许多人由于这部戏的原着《卫斯理》而想当然的将《少年王》定位在科幻剧,却不知大错特错了。

  原着《卫斯理》虽然号称科幻小说,其实是“科”少而“幻”多,并没有多少真正严密的科学知识作为小说的基础。

  倪匡先生只是展开大胆想像,塑造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完人在神幻的世界到处冒险。其实,《卫斯理》小说真正的闪光点在于通过卫斯理的超现实经历体现了复杂的人性,或者说是丑陋的人类。那些奇奇怪怪、种类繁多的外星人其实是我们人类不同人性面的写照而已。

  原着已然如此,到了电视的改编又转加工,更加减少了其中的“科学”比例,大大增加了“幻想中的冒险经历”。所以,《少年王》已经完全脱离了“科幻片”的范畴。

  但是,《少年王》的改编不仅仅于“科”、“幻”的比例,它从根本上推翻了原着批判丑恶人性的中心思想,而是成为了一部市场经济选择下的纯商业片。



2.纯商业片

  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沉重的主题。

  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形式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必须追求高收视率,换言之,从出生一开始,它就是纯商业的产物。

  对当今社会的观众而言,在茶余饭后的黄金时间段,用来打发一天辛勤工作的疲劳的消遣,可供选择的电视剧频道动辄数十及至数百,浏览的时间每个频道一般不过3、5秒,停留观看也不过3、5分钟。如果感觉平淡,就会毫不客气的一去不复返。一部电视剧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吸引观众必须要有华丽的外表:耀眼的明星,三角的爱情,热闹的情节,靓丽的画面,优美的配乐……

  《少年王》就是依循这个法则来拍摄的。

  将大量精力用在开场上,以求抓住观众。一般观众看连续剧的开头15分钟觉的不错,就很有可能会以后一直继续看下去了,中间就算偶然觉得好像水平下降,除非另外有一台大戏要上台,否则,一般出于惯性是不会轻易换台的。

  《少年王》一开场就是孙殿英挖东陵这个大历史事件,让人精神一振;外景选择在阴森诡异的岩洞,比摄影棚漂亮多了;有大量人马浩浩荡荡的开进皇陵,场面宏大;有制作精良的特效(比萧十一郎结尾那段有名的“特笑”要作的逼真不少);有奇奇怪怪的石棺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让人心生疑惑;有卫斯理轻松愉快的教训那些大兵的漂亮打戏……

  《萧十一郎》虽然制作精良,但论起开场气派却远远的瞠乎其后。

  到了中期,的确在剧情上《少年王》经不起仔细推敲,但看娱乐剧的观众看热闹的居多,反正摆明是“超现实”,看到那么多的俊男靓女,看到吴的大打出手,看到美丽河山,(很喜欢第二单元“百里杜鹃”中那条金沙河,两岸青山环绕,一带绿水清澈,那河水缓缓的流进黑暗无际的山洞,就像巨人张口在喝水,有一种异样的风情)也不亏啊!



3.缺点

  剧情嘛!也不算糟糕,比起《侠女》算是严密多了,只是情节不太吸引人倒是真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前后风格不是十分统一。第三单元似乎是个专门写无聊搞笑剧的编剧写的。整部戏的风格属于那种夸张搞笑的舞台滑稽戏的路数。(上海观众应该对巫群的扮演者许榕真很熟悉。其他地方的人可能不知道,她是专门从事情景喜剧、滑稽小品演出的,而且听说,她是出身舞台喜剧世家。)

  选择她来饰演巫群,由此可知,从一开始,第三单元就准备拍成这种彻底夸张的舞台剧风格。姑且不论将定位为“超现实、动作、冒险”的长篇连续剧这么拍摄是否合理,首先,整部戏四个单元保持风格基本一致是个最起码的要求,这点上就已经失策了。

  第一单元的毛病在于主次不分,情节拖沓,犯了和《侠女》一样的错误。如果将灵儿、曹操这条支线稍减一下,再将石棺的主线清理一下,整个单元压缩到7集以内,就会好看很多。

  至于第二单元的毛病在于没有特色,没有高潮,自始至终比较松弛、平淡。

  第四单元有不少情节与《萧十一郎》有雷同之处。(我觉的最明显应该是卫在白的婚礼上喝的三碗酒,好像与萧十一郎的7分钟独角戏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第四部完全以卫、白、乔、杜的4角爱情为主线,“冒险”远远的退居幕后,与《萧十一郎》以萧沈爱情为主线也是同一风格。(似乎,第四单元与《萧十一郎》的编剧应该是一个人。)



回品评《冒险王卫斯理/少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