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丝路》6:敦煌辉煌

《至原发表讨论处》

作者:山居
2005/06/28



前言

  自己看电视剧一般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抱着轻松的心情去看,看到喜剧哈哈一笑,看到悲剧鼻涕眼泪,但是就算看的时候再激动,电视机关上立刻转头就忘了。而且,就算漏掉几集也无所谓,不会上心。

  这种电视剧在自己遇到的节目中居多,还有一种比较少的就是会让自己上心的作品。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魂勾进去,眼也不眨的就怕漏掉一个镜头。而且最可怕的是关上电视机后的情形,会沉浸在电视剧所营建的环境中去,会遐想连篇,越想越多,越想越远。

  看《丝路豪侠》便遇到了后一种情况。看完了以后,会被这部作品慢慢的勾起许多与之有关的东西,越回味越是带起的东西多,甚至许多没有太多直接关联的东西也在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从《丝路》营建的独特的美丽西域便不由想到了敦煌,有现在的敦煌,更多的是古代的敦煌。又从古代的敦煌回到了《丝路》中的那条“丝路”,回到了“丝路”上千古流淌的歌声与豪气。

  忍不住想写一下敦煌了,总觉得只有更深的了解敦煌、理解敦煌才能更深的品位《丝路》中那种苍远沉静的意境,才能更深的领略到《丝路》的深沉美丽。于是便将手上曾读过的一些文字整理一下,做一回文抄公,简单的介绍一下敦煌与《丝路》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方面吧。

  (不敢详细说,因为“山居”虽然是搭建在山上的一间屋子,海拔比较高,平时不太在乎口水乱流,但是关于敦煌,值得大书特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山居还不想一不小心因为自己的口水发洪灾而淹死了自己,从而名留青史,得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再说了,要是山居被口水的洪灾冲垮了,安家在山居脑袋上的那根草岂非也要流离失所,“凄凄惨惨戚戚”,“奇谈妙论”没有了版主可是大大的不妙,山居岂非成了传奇罪人,以后还想在传奇混吗?嘻嘻。)



正文

  中华文明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无所谓之统一、唯一之中华文化文明。在地域上中国一直以一统为主,基本上以一个中央政府为主,但在中国文明史上,以汉族文明为主,不断的吸收融合其他的文明。几千年以来,与中原不断交往,甚至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被同化的,乃至由同化而彻底融入汉族而本身反而不复存在的各少数民族不计其数。

  从“烽火戏诸侯”开始的犬戎,到两汉被征服的南匈奴,到灭西晋后的五胡乱华,南北朝中的各北朝少数民族政权,甚至隋唐皇室的血统,五代十六国,至金、元、清,整个中国的封建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原汉族不断与邻边各少数民族融合的过程。时至今日,汉族在各方面都已经早就与刘邦建汉时相差甚远了吧!

  (哈哈。至少山居的身份证上民族一栏便不是汉族,哈哈,山居可算胡汉一家的典型代表了。啧啧,敢说,奇迷中大概没一个想到的吧,猜到有奖。哈哈!加菲猫不是中国猫,在血统上果然不够纯正啊,哈哈。)

  敦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进入中原的要道而倍显重要。于是古代敦煌从两汉开始,曾有过一段非常灿烂的融合了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的光辉历史。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千百年来,直到今天这里一直充满了令人向往的特殊魅力。但,毫无疑问,敦煌最辉煌的岁月已经过去了。

  从上古时代,敦煌就已经有人居住,从汉代建郡,三国两晋时代初兴,一直到隋唐的繁盛,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敦煌曾经无比的灿烂辉煌。但时间流逝到五代两宋以后,敦煌由盛而衰,及至最后慢慢沉寂了。

  而敦煌曾经的辉煌,或者说现在的衰败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 首先说一点,历史上的敦煌并不是现在的敦煌,其概念要大的多了。

  在今天,敦煌是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甘肃最西边的一个县级市,总面积31200平方公里,略小于台湾。但绿洲面积仅占4.48%,其余绝大部分是沙漠戈壁与山地。但历史上,敦煌是一片富饶的绿洲,地域面积远大于今天的敦煌市。

  在黄河以西,甘肃境内,有一道长长的绿洲地带,东西长1000多公里,南北宽约几公里至百十公里。南面是祁连山,背面是合黎山和龙首山,(嘻嘻,龙首山哦。当初在《丝路》中一听说燕逍遥那把刀的名字便差点没笑出声来,干脆把燕逍遥插在小腿的那把匕首叫合黎匕算了。哈哈!)在这条茫茫戈壁中大小绿洲断续相连,形成了著名的“河西走廊”。

  敦煌便是这走廊上的一颗明珠。历史上的敦煌地区包括党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即今天的敦煌市、安西县、玉门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总面积约168000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半的江苏省。

  那时的敦煌,绿洲不但多,星罗棋布,而且大,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肥沃,草木繁盛,是理想的农牧业区。张骞凿通西域以后,汉政府多次从内地移民至此,汉族逐渐的超过了原来的少数民族,成为敦煌地区的主体民族。

  他们不但为保卫、开发敦煌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而且还带来了中原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汉族屯田、兴修了水利工程,将敦煌的社会生活形态由以游牧为主而转变为以农耕为主。大大的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发展。

  但物极必反,将畜牧区域转为农耕区域,由于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敦煌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失衡,因此其经济上的繁盛便不能持久,于是自唐亡以后一直到清末,敦煌经济的发展便趋于缓慢。

  2.敦煌的辉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军事上的战略要地。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霍去病率领汉军击败了匈奴,河西走廊并入大汉版图。从此,敦煌成为主要以长安咸阳为首都的中原汉族王朝对北对西的一个战略要地,于是大大促进了敦煌的发展。

  而自宋以后,中央王朝的首都逐渐向东转移,距离河西走廊越来越远。使得敦煌在全国的战略地位逐渐下降。例如元朝作为大蒙古国版图一部分,敦煌便失去了经营西域的基地起点的作用。明朝的边防重点在东北的北京一带,敦煌得失对于全国没有太大影响。清朝以后,敦煌更是逐渐成为一个处于边缘位置的区域。

  其衰败自然不可挽回。

  3.著名的丝绸之路由长安、洛阳为起点,虽然分为南路北路,但每一条路都要经过敦煌。交通地位的冲要,使得很多不同的文化沉淀在这个地方,形成了更多的文化、思想、宗教的传播。

  (这一点,已经在以前的“《丝路》系列”中详细说过,不再赘述,那时还猜想《丝路》有可能是古代版的商战片呢,啧啧,燕逍遥可能是古代版的叶荣亨呢。突然想:如果衣冠楚楚的叶家三少爷荣亨的第二职业是刺客,会怎样呢?

  再来上演一版现代版的《三少爷的剑》,那会是怎么样的搞笑场面?山居悬赏有能将刺客叶荣亨描述的好的,山居便奖赏一个大大的飞吻。哈哈,加菲猫的飞吻哦,有谁敢要吗?想像一下吧,各位:坐直升飞机的燕逍遥,戴隐形眼睛的李后主,背着“BECKY”牌冰箱的萧十一郎,再加上一个刺客叶荣亨,哈哈,想想也乐翻天了。)

  敦煌成为东西方贸易中心和商品中转站。自然繁盛无比。但,在后来的大蒙古帝国,敦煌的交通地位便已经有所下降,不能和汉唐时期相提并论。而后来,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北方草原之路的频繁使用,敦煌在中外交通中的地位更是逐步下降。

  4.敦煌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现象,就是敦煌的发展并不完全与中原中央王朝的盛衰同步,而是有着多段偏安的发展经历。

  王莽篡汉时期,窦融来到河西,拥兵自重,使得这个地区“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得到了较好发展,并及时拥护了光武帝的一统四海,避免了兵戈相见。

  东汉建立以后,经过多年经营,不但从中原迁移来的汉人大族在敦煌立稳脚跟,中原文化思想也扎下了根。以儒家经典为主的汉文典籍开始在敦煌传播。汉代大儒张奂在此传授儒学,门下学徒千余人。东汉末年,诸侯割据,连年混战,而敦煌也有近20年没有敦煌太守,但就在当地大族的控制之下,保持了相对的平静。(嘻嘻,按照《丝路》的思路,汉末敦煌掌权的汉人大族一定和飞驼商队、和刀爷脱不了干系。刀爷和班家脱不了干系,班家又和窦家脱不了干系,还真是一脉相承啊。)

  而晚唐的归义军政权也保持敦煌地区200年的不受战争摧残和内部社会稳定。正是这种偏安使得敦煌在中原战乱时期较少受到波及,成为历史上敦煌能够很好发展的原因之一。

  5.敦煌本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域,虽然西汉建郡以后,汉族逐渐超过少数民族,但各少数民族依然十分活跃。例如,吐蕃也曾在中唐占领敦煌70多年,留下了不少痕迹。记得以前有看到文字介绍说,敦煌壁画中甚至有吞弥桑布扎的画像哦,啧啧,了不起。那可是格萨尔王的子民,创造藏文的大学者哦。(奇迷中有藏族的吗?可以得意一下啦。)

  宋以后,回鹘人、党项人(西夏王朝)又相继占领敦煌。甚至其他外族政权与王族、时臣都不断来到敦煌,长期居住。应该说,各个民族都为敦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6.宗教对于敦煌的影响非常大。当中原儒教文化来到敦煌,扎根成长的同时,发源于天竺的佛教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

  《高僧传》言,公元244年,外国僧人竺高座在敦煌收世居敦煌的月氏人竺法护为弟子。晋武帝时,竺法护随老师游西域各国,携带大量胡本佛经东归,在敦煌、长安、洛阳等地传教,成为中国佛教历史上著名的译经大师。

  敦煌历史上各类与佛教有关事件不一而足,以致现代人提起敦煌就想到莫高窟的佛像、壁画,藏经洞的佛经……

  但随着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1006--2005,嘿,距今正好1000年呐,巧了。)信奉伊斯兰教的黑韩王朝灭掉了信奉佛教的于阗王朝,于阗僧人逃到了敦煌。敦煌僧人听闻消息,便以为大难临头了,于是将那些重要的佛教经书与佛像集中起来藏到一个洞窟中,砌墙封闭,人则逃之夭夭。这便是后来著名的藏经洞。人去楼空的局面,也使得敦煌佛教从此逐渐走向式微。

  以上六个因素使得敦煌成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与沉淀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敦煌文明。到后来6个因素一一失去,敦煌自然也就衰败了。

  《丝路豪侠》所描写的东汉时候的敦煌正是其开始辉煌,正式定型的岁月。

  东方中原的汉人大量进入,带来了大量中原的商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带来了儒教文化。西方的各民族也来到这里经商,也带来了佛教文化。

  不同的文化相互冲撞,《丝路》中聪明的以飞驼商队来代表普通汉人的庶族商人阶层,代表儒家文化,以咒奴代表了佛教文明,代表了当地的各少数民族和西方过来的各个民族。以南天星、刀爷代表在当地落地生根的各个汉族与其他民族的大族势力,以谢司寇代表东汉王朝的中央政府,欲要加强中央直接统治,通过班勇事件而相互角力。最终的结果便正是历史上的结果,当地的地方势力获得了更大的自治权力,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努力,形成了敦煌独有的偏安局面和独特的敦煌文明。

  关于这一点,在看完《丝路》全剧以后要说明更正一下。

  原先未看完全剧写《解读丝路1》,以为片尾放弃班勇的描述是出于编导的不忍心。现在在看完全剧,再回头看时,看来山居错了,编导在片尾不再叙述班勇的下场,只是因为班勇的个人命运究竟如何,已经不重要了。惜墨如金的编导们便舍不得浪费时间了在不重要的枝节上了。

  重要的是班家父子两代经营西域,希望达到西域稳定独立,顺利发展的局面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通过班家父子继承者的手已经让汉人势力渗透进当地人的生活中去,胡汉一体,和平共处,密不可分了。

  此时,班勇个人的命运已经对于大局的走向没有什么影响,说实话,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在片中,有一个镜头觉得便说明了编导的这一点观点。(嘿,讨厌的《丝路》就是这样,喜欢把关键问题用一个镜头就解决了,关系搭扣藏的太好了。就是不肯学学人家肥皂剧,一句话说上整整一集。不仔细看,不仔细想还真就不小心错过去了,弄的人是又爱又恨的。)

  谢司寇跑到监狱中打探班勇口风,想要从他口中弄出孔雀刀,结果班勇装傻,来个一问三不知,以致一无所获。弄的谢司寇怒极而笑,扬长而去。这时,注意看,有个镜头是:班勇看了谢司寇背影一眼,既无奈又无所谓的摇头淡淡一笑,安然坐下。

  只这一笑,顿时,萤屏前的自己忍不住“啊!”的一声脱口而出,原来一切尽在不言中。一个看似对什么都不清楚,其实是对一切了然于胸,只是的装傻;一个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班勇形象立刻清晰起来;一个原本外表形象长的十分平庸甚至有些懦弱像的班勇立刻高大起来。(这一点,导演的选角标准和选择十二旗主演员的选择标准还真是一致的很呐。)

  萤屏前的自己忍不住叹息起来,点点头:

  原来什么都瞒不过这个看似什么都不明白的人,原来他早就将一切形势都看透了。原来在西域百姓的安宁生活面前,为了维持西域现有的安宁与和平能够不被中央王朝过度的干预而毁坏;为了父亲班超离任后,后继者无能,破坏和平以至汉朝失去敦煌的历史重演,他早就将自己的荣华乃至生命都可以抛弃了。

  那么,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在这么一对父子身边成长起来的刀爷也自然将西域的和平看的高于一切了,自然可以牺牲飞驼商队了,也自然可以牺牲自己的声名了……

  由此,而引申出去……

  嘿,扯远了,不说了,剩下的各位自己想像吧。山居也要东施效颦,学一学《丝路》的编导们,专门说一半,留一半吧。嘻嘻。

  又及,突然又觉得《天地英雄》与《丝路豪侠》挺像,呵呵,下次大概轮到《天地英雄》倒霉,要被山居揪住,一顿口水了。嘻嘻,谁叫何平导演盛名在外呢,这就叫树大招风了。

  有要为《天地英雄》喊冤的快点喊,免得晚了就来不及了。



回品评《丝路豪侠》